词典

刍议的意思

chú

刍议


拼音chú yì
注音ㄔㄨˊ 一ˋ

繁体芻議

词语解释

刍议[ chú yì ]

⒈  谦词,指自己的不成熟的言谈议论,亦指浅陋的议论。

皇图不隔于刍议。——王勃《上绛州上官司马书》

my meager opinion;

引证解释

⒈  浅陋的议论。多用作自谦之辞。

《南齐书·刘善明传》:“瞽言芻议,伏待斧鉞。”
唐 王勃 《上皇甫常伯启》:“君侯饰扬芻议,提奬芜词。”
胡适 《文学改良刍议》:“谓之刍议,犹云未定草也,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。”

国语辞典

刍议[ chú yì ]

⒈  谦称自己的议论浅陋。

唐·王勃〈上绛州上官司马书〉:「霸略近发于舆歌,皇图不隔于刍议。」
唐·张说〈谏避暑三阳宫疏〉:「臣自度刍议,十不一从。」

“刍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ú]  

刍

汉字
读音[chú]
注音ㄔㄨˊ
部首[刀]  刀字旁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3
异体字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20D
其它编码五笔:qvf 仓颉:nsm 郑码:rxb 四角:27177
笔顺编码35511
笔顺笔画ノフフ一一
笔顺名称 撇 横撇/横钩 横折 横 横

“刍”字的意思

1.喂牲畜的草:反刍。

2.割草。

3.谦辞。称自己的言论、见解等:刍言。刍议。

“刍”字的基本解释

(芻)

chú ㄔㄨˊ

喂牲畜的草,亦指用草料喂牲口:刍秣(饲养牛马的草料)。反刍。 割草:刍荛(割草称“刍”,打柴称“荛”。指割草打柴的人。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)。刍言(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)。刍议(同“刍言”)。 草把:刍灵(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)。

英语 mow, cut grass; hay, fodder

德语 geschnittenes Gras ,Heu, Stroh

“议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ì]  

议

汉字
读音[yì]
注音ㄧˋ
部首[讠]  言字旁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3
异体字 議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BAE
其它编码五笔:yyqy|yyry 仓颉:ivik 郑码:ssos 四角:34703
笔顺编码45434
笔顺笔画丶フ丶ノ丶
笔顺名称 点 横折提 点 撇 捺

“议”字的意思

1.讨论;商量:自报公议。

2.意见:建议。提议。

3.评论:物议。无可非议。

“议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議)

yì ㄧˋ

意见,言论:议论。提议。建议。讨论,商量:商议。会议。协议。议案。议决。议价。评论是非,多指责备:非议。恐招物议。旧时文体的一种,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:奏议。驳议。

英语 consult, talk over, discuss

德语 Meinung, Ansicht ,diskutieren, debattieren (V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