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褴褛的短衣。比喻穷困的处境。
⒈ 褴褛的短衣。比喻穷困的处境。
引清 李渔 《慎鸾交·送远》:“不到中年觅小星,岂是夫纲正,况又在琴瑟方调,鸞凤初乘,鶉褐才离,龙榜新登。”
“鹑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ún]
汉字 | 鹑 |
---|---|
读音 | [chún] |
注音 | ㄔㄨㄣˊ |
部首 | [鸟] 鸟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8 |
异体字 | 鶉 㝇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鶉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E5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bqg 仓颉:ydpym 郑码:sjyr 四角:07427 |
笔顺编码 | 4125152135451 |
笔顺笔画 | 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フ丶フ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竖 横折 横 横撇/横钩 竖钩 提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|
见〔鹌鹑〕
基本字义
鹑
(鶉)
chún ㄔㄨㄣˊ
鸟名。古称羽毛无斑者为鹌,有斑者为鹑,后混称鹌鹑。《廣韻•諄韻》:“鶉,䳺鶉也。” 传说中的赤凤。《埤雅》引《禽經》:“青鳳謂之鶡,赤鳳謂之鶉。” 星宿名。南方朱鸟七宿的总称。《左傳•僖公五年》:“鶉之賁賁,天策淳淳。” 鹑衣的简称。比喻破烂的衣服。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子夏家貧,衣若縣鶉。” 同“醇”。纯美。《法言•寡見》:“春木之芚兮,援我手之鶉兮。”其它字义
鹑
(鶉)
tuán ㄊㄨㄢˊ
同“鷻”。即雕。《詩•小雅•四月》:“匪鶉匪鳶,翰飛戾天。”英语 quail; Turnix species (various)
德语 Wachtel (S)
“褐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è]
汉字 | 褐 |
---|---|
读音 | [hè] |
注音 | ㄏㄜˋ |
部首 | [衤] 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4 部外:9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???? 褐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91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pujn 仓颉:lapv 郑码:wtkr 四角:36227 |
笔顺编码 | 45234251135345 |
笔顺笔画 | 丶フ丨ノ丶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撇/横钩 竖 撇 点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横折钩 撇 点 竖折/竖弯 |
1.粗布或粗布衣服。
2.黑黄色。
基本字义
褐
hè ㄏㄜˋ
粗布或粗布衣服:短褐。黑黄色:褐煤(煤的一种,多为褐色,除可作燃料外,还可以提炼汽油、煤油、焦油等。亦称“褐炭”)。褐藻(藻类植物的一大类,褐色,是海底最主要的藻类,富含碘质和胶质,海带就是供食用的褐藻)。英语 coarse woolen cloth; dull, dark
德语 braun gebraten ,braun (Adj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