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巴人作为赋税交纳的布匹。
⒈ 秦 汉 时西南少数民族 巴 人作为赋税交纳的布匹。 《后汉书·南蛮传·巴郡南郡蛮》:“秦昭王 使 白起 伐 楚,略取蛮夷,始置 黔中郡。
引汉 兴,改为 武陵。岁令大人输布一匹,小口二丈,是谓賨布。”
唐 李商隐 《为荥阳公谢赐冬衣状》:“賨布少温,蛮绵乏煖。”
清 宋琬 《栈道平歌为贾胶侯尚书作》:“僰 童 巴 舞贡天府,桃笙賨布输 邛崍。”
⒈ 古代南蛮纳税用的布。
引《后汉书·卷八六·南蛮西南夷传》:「始置黔中郡。汉兴,改为武陵。岁令大人输布一匹,小口二丈,是谓賨布。」
“賨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óng]
汉字 | 賨 |
---|---|
读音 | [cóng] |
注音 | ㄘㄨㄥˊ |
部首 | [貝] 贝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5 部外:8 |
异体字 | 賩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CE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pfim 仓颉:jmmc 郑码:wdbl 四角:30806 |
笔顺编码 | 445112342511134 |
笔顺笔画 | 丶丶フ一一丨ノ丶丨フ一一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横撇/横钩 横 横 竖钩 撇 点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撇 点 |
中国秦汉时期四川、湖南等地少数民族所缴的一种赋税。亦指这些少数民族。
基本字义
賨
cóng ㄘㄨㄥˊ
◎ 中国秦汉时期四川、湖南等地少数民族所缴的一种赋税。亦指这些少数民族。
英语 tribute paid in cloth by the tribes in Szechwan and Yunnan under the Han dynasty
“布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ù]
汉字 | 布 |
---|---|
读音 | [bù] |
注音 | ㄅㄨˋ |
部首 | [巾] 巾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2 |
异体字 | 佈 㱛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E0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mhj 仓颉:klb 郑码:gdli 四角:40227 |
笔顺编码 | 13252 |
笔顺笔画 | 一ノ丨フ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|
1.用棉、麻等织成的,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:棉布。麻布。花布。粗布。布鞋。买一块布。
2.古代的一种钱币。
3.姓。
4.宣告;宣布:发布。公布。布告。开诚布公。
5.散布;分布:阴云密布。铁路公路遍布全国。
6.布置:布局。布防。布下天罗地网。
基本字义
布
bù ㄅㄨˋ
棉、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:布匹。布帛。布衣。 古代的一种钱币。 宣告,对众陈述:宣布。发布。布告。开诚布公(推诚相见,坦白无私)。 分散到各处:散布。遍布。星罗棋布。 流传,散播:布道。布施。 做出安排:布置。布景。布局。 姓。英语 cotton cloth, textiles, linen
德语 Tuch Stoff ,Spatengeld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