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见“毳幙”。
⒈ 见“毳幙”。
⒈ 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。
引《文选·李陵·答苏武书》:「韦鞲毳幕,以御风雨。」
唐·王维〈兵部起请露布文〉:「毡裘之长,思向风以无阶;毳幕之人,惟涂地而可获。」
“毳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uì]
汉字 | 毳 |
---|---|
读音 | [cuì] |
注音 | ㄘㄨㄟˋ |
部首 | [毛] 毛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8 |
异体字 | 橇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BF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fnn|eeeb 仓颉:huhuu 郑码:mhmm 四角:20714 |
笔顺编码 | 311531153115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一フノ一一フノ一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横 竖弯钩 撇 横 横 竖提 撇 横 横 竖弯钩 |
鸟兽的细毛。
基本字义
毳
cuì ㄘㄨㄟˋ
〔毳毛〕医学上指人体表面除头发、阴毛、腋毛外,其他部位生的细毛。俗称“寒毛”。鸟兽的细毛。英语 fine hair or fur on anima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