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登山的石径。
⒈ 登山的石径。
引南朝 宋 颜延之 《七绎》:“巖屋桥构,磴道相临。”
唐 袁郊 《甘泽谣·懒残》:“忽中夜风雷,而一峯頽下,其缘山磴道,为大石所拦。”
元 揭傒斯 《寻舍弟将至东牢宿野店》诗:“入云攀磴道,落日及村墟。”
《明史·礼志一》:“臺高三尺有奇,周以石栏,陟降为磴道。”
清 高士奇 《金鳌退食笔记》卷上:“巖洞窈窕,磴道紆折。”
郭沫若 《访泰山杂咏·万松亭遇雨》:“磴道千寻尽, 碧霞 铁瓦红。”
⒈ 山上的石路。
引唐·李白〈北上行〉:「磴道盘且峻,巉岩凌穹苍。」
唐·李程〈华清宫望幸赋〉:「步磴道以寂历,眄广庭以寥旷。」
“磴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èng]
汉字 | 磴 |
---|---|
读音 | [dèng] |
注音 | ㄉㄥˋ |
部首 | [石] 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7 部外:12 |
异体字 | 隥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8F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wgu 仓颉:mrnot 郑码:gxju 四角:12618 |
笔顺编码 | 13251543341251431 |
笔顺笔画 | 一ノ丨フ一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撇/横钩 点 撇 撇 捺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横 |
1.石头台阶。
2.量词。用于台阶或楼梯的层级:那楼梯有八磴。
基本字义
磴
dèng ㄉㄥˋ
石头台阶:磴道(山上有台阶的石径)。台阶或楼梯的层级。英语 steps on ledge, cliff, or hill
“道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ào]
汉字 | 道 |
---|---|
读音 | [dào] |
注音 | ㄉㄠˋ |
部首 | [辶] 走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9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衟 衜 噵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05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thp 仓颉:ythu 郑码:uanw 四角:38306 |
笔顺编码 | 431325111454 |
笔顺笔画 | 丶ノ一ノ丨フ一一一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撇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点 横折折撇 捺 |
1.道路:铁道。大道。人行道。羊肠小道。
2.水流通行的途径:河道。下水道。黄河故道。
3.方向;方法;道理:志同道合。头头是道。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
4.道德:道义。
5.技艺;技术:医道。茶道。花道。书道。
6.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尊师重道。传道。卫道士。
7.属于道教的,也指道教徒:道院。道士。道姑。老道。一僧一道。
8.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:一贯道。
9.线条;细长的痕迹:画了两条横道儿,一条斜道儿。
10.姓。
11.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。
12.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
13.说:道白。能说会道。一语道破。
14.用语言表示(情意)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
15.说(跟文言“曰”相当,多见于早期白话)。
16.以为;认为:我道是谁呢,原来是你。
道
dào ㄉㄠˋ
路,方向,途径:道路。铁道。志同道合。 指法则、规律:道理。道德。道义。得道多助,失道寡助。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:道学。传道。修道。 方法,办法,技术:门道。医道。 指“道家”(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,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) 指“道教”(中国主要宗教之一,创立于东汉):道观(guàn )。道士。道姑。道行(háng )(僧道修行的功夫,喻技能和本领)。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:会道门。一贯道。 说,讲:道白。常言道。能说会道。 用语言表示情意:道喜。道歉。道谢。 线条:铅笔道儿。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。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,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“道”。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。 量词:一道大河。两道门。上三道漆。 计量单位,“忽米”的通称。英语 path, road, street; method, way
德语 Dao (chinesische Philosophie) ; Passage, Weg (Ei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