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氐酋的意思

qiú

氐酋


拼音dī qiú
注音ㄉ一 ㄑ一ㄡˊ

词语解释

氐酋[ dī qiú ]

⒈  氐族的首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氐 族的首领。

《北史·魏纪四·肃宗孝明帝》:“神龟 元年春正月甲子,詔以 氐 酋 杨定 为 阴平王。”
《北史·魏纪四·氐传》:“清 水 氐 酋 李鼠仁 据地作乱。”

“氐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dī]   [dǐ]  

氐

汉字
读音[dī][dǐ]
注音ㄉㄧ|ㄉㄧˇ
部首[氏]  氏字旁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1
异体字 ???? ???? 低 底 抵 柢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C10
其它编码五笔:qayi 仓颉:hpm 郑码:rhs 四角:72740
笔顺编码35154
笔顺笔画ノフ一フ丶
笔顺名称 撇 竖提 横 斜钩 点

“氐”字的意思

[dī]

1.古代民族名。汉、唐时分布于今陕、甘、川、滇等省,从事畜牧和农业。十六国中的前秦、后凉即氐人所建。其后,大部与汉人同化。

2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
[dǐ]

根本。

“氐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dī ㄉㄧˉ

低;低下。后作“低”。《正字通•氏部》:“氐,與低同。” 古代少数民族名。殷、周至南北朝分布在今西北一帶。《廣韻•齊韻》:“氐,氐、羌。” 星座名。二十八宿之一,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三宿,共有四颗星。亦称天根。 〔氐道〕古县名。汉置,在今甘肃省武山县东南。

其它字义

dǐ ㄉㄧˇ

根本;基础。后作“柢”。《玉篇•氏部》:“氐,本也。” 至;抵达。后作“抵”。《説文•氐部》:“氐,至也。” 止;终极。《爾雅•釋詁下》“底,止也” 副词。概括之词,相当于“大略”、“大抵”。《正字通•氏部》:“氐,大氐,猶言大凡也。俗作抵。”

英语 name of an ancient tribe

“酋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iú]  

酋

汉字
读音[qiú]
注音ㄑㄧㄡˊ
部首[酉]  酉字旁
笔画总笔画:9 部外:2
异体字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14B
其它编码五笔:usgf 仓颉:tcwm 郑码:udfd 四角:80604
笔顺编码431253511
笔顺笔画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
笔顺名称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撇 竖折/竖弯 横 横

“酋”字的意思

1.酋长。

2.(盗匪、侵略者的)首领:匪酋。贼酋。敌酋。

3.姓。

“酋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qiú ㄑㄧㄡˊ

长官:酋长。(盗匪、侵略者的)首领:匪酋。敌酋。酒熟。古代对造酒的女奴的称谓。

英语 chief of tribe, chieftain

德语 Häuptling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