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也叫“邸抄”、“邸钞”。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、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。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,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,到清代称“京报”
英court bulletin;
⒈ 中国 古代报纸的通称。地方长官在京师设邸,邸中传抄诏令、奏章等,以报于诸藩,故称。 唐 已有, 宋 始称“邸报”。后世亦泛指朝廷官报。 清 代也称为“京报”,由报房商人经营。 明 崇祯 年间开始有活字版印本。参见参见“京报”。
引宋 苏轼 《小饮公瑾舟中》诗:“坐观邸报谈 迂叟,闲説 滁山 忆 醉翁。”
旧题 宋 尤袤 《全唐诗话·韩翃》:“一日,夜将半,客叩门急,贺曰:‘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誥。’ 翃 愕然曰:‘误矣。’客曰:‘邸报,制誥闕人,中书两进名,不从,又请之。’”
《石点头·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数日之后,邸报已到, 铁御史 行牌,将附库资财,尽给还 杨氏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九九回:“一日,在公馆闲坐,见桌上堆着许多邸报。”
⒈ 始于汉代,各郡国驻京邸官员,传抄京都诏令、奏章、宫廷及政治新闻于诸侯的文件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报纸。后世因称朝廷官报为「邸报」。
引宋·苏轼〈小饮公瑾舟中〉诗:「坐观邸报谈迂叟,闲说滁山忆醉翁。」
“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ǐ]
汉字 | 邸 |
---|---|
读音 | [dǐ] |
注音 | ㄉㄧˇ |
部首 | [阝] 双耳刀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5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䣌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0B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ayb 仓颉:hmnl 郑码:rhsy 四角:77727 |
笔顺编码 | 3515452 |
笔顺笔画 | ノフ一フ丶フ丨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提 横 斜钩 点 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 竖 |
1.高级官员居住的处所:官邸。府邸。
2.旧指旅馆:旅邸。
基本字义
邸
dǐ ㄉㄧˇ
高级官员的住所(现多用于外交场合):官邸。府邸。私邸。 旅舍:客邸。邸店。 停:邸车。 屏风。 姓。英语 official residence, residence of
“报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ào]
汉字 | 报 |
---|---|
读音 | [bào] |
注音 | ㄅㄠˋ |
部首 | [扌] 提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報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報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2A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rbcy 仓颉:qsle 郑码:dyxs 四角:57047 |
笔顺编码 | 121525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フ丨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钩 提 横折钩 竖 横撇/横钩 捺 |
1.传达;告诉:报告。报名。
2.传达新闻、消息的文字或信号:报纸。捷报。电报。
3.某些刊物:周报。学报。
4.报答;报复:报恩。报仇。报应。
报
(報)
bào ㄅㄠˋ
传达,告知:报告。报喜。报捷。报考。报请(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)。报废。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、信号或出版物:简报(文字较短、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,印发给有关部门)。电报。情报。晚报。画报。报端。 回答:报答。报恩。报仇。报国(报效祖国)。报酬。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:报应。英语 report, tell, announce
德语 meld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