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形容血流遍地,指杀人很多。也作蹀血。
例新喋血阏与。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
英bloodshed,bloodbath;
⒈ 形容杀人流血很多。参阅 清 段玉裁 《说文解字注·足部》、 周寿昌 《汉书注校补》卷三。
引《史记·魏豹彭越列传论》:“席卷千里,南面称孤,喋血乘胜日有所闻矣。”
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今已诛诸 吕,新喋血京师,以迎大王为名,实不可信。”
颜师古 注:“如淳 曰:‘杀人流血滂沱为喋血。’喋……本字当作蹀,蹀谓履涉之耳。”
《旧唐书·武元衡传论》:“嫉恶太甚,遭罹不幸,倳刃喋血,诚可哀哉!”
宋 岳飞 《五岳祠盟记》:“北踰沙漠,喋血虏廷,尽屠夷种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破恶声论》:“下民无不乐平和,而在上者乃爱喋血,驱之出战,丧人民元。”
⒉ 吸血。
引清 曹寅 《蚊》诗:“孤飞长喋血,老喙漫生花。”
⒈ 杀人众多,踏血而行。连横〈台湾通史序〉:「朱、林以下,辄启兵戎,喋血山河,藉言恢复。」也作「蹀血」、「啑血」。
引《史记·卷九〇·魏豹彭越传·太史公曰》:「魏豹、彭越虽故贱,然已席卷千里,南面称孤,喋血乘胜日有闻矣。」
英语bloodbath, carnage
法语flots de sang, carnage
“喋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dié] [zhá]
汉字 | 喋 |
---|---|
读音 | [dié][zhá] |
注音 | ㄉㄧㄝˊ|ㄓㄚˊ |
部首 | [口] 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9 |
异体字 | 啑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58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ans 仓颉:rptd 郑码:jezf 四角:64094 |
笔顺编码 | 25112215123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一丨丨一フ一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 竖折/竖弯 横 竖 撇 捺 |
[dié]
1.〔喋喋〕说话没完没了:喋不休。
2.同“蹀”:喋血(指流血遍地,杀伤很多)。
[zhá]1.“啑”,另音shà
2.见〔唼喋〕
基本字义
喋
dié ㄉㄧㄝˊ
〔喋喋〕啰唆,语言烦琐,如“喋喋不休。”〔喋血〕血流满地,形容杀人多,如“喋喋沙场”。其它字义
喋
zhá ㄓㄚˊ
◎ 〔喋呷〕形容成群的鱼、水鸟吃东西的声音。
英语 nag; chatter, babble, twitter
“血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xiě] [xuè]
汉字 | 血 |
---|---|
读音 | [xiě][xuè] |
注音 | ㄒㄧㄝˇ|ㄒㄩㄝˋ |
部首 | [血] 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0 |
异体字 |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84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ld 仓颉:hbt 郑码:mlka 四角:27102 |
笔顺编码 | 325221 |
笔顺笔画 | ノ丨フ丨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折 竖 竖 横 |
[xuè]
1.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,红色,有腥气,由血浆、红细胞、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。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,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,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。也叫血液。
2.有血统关系的:血亲。血缘。
3.比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。
4.指月经。
5.姓。
[xiě]义同“血”(xuè):流了一点血。吐了两口血。
基本字义
血
xuè ㄒㄩㄝˋ
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,大多为红色,主要成分为“血浆”、“血细胞”和“血小板”。味咸而腥:血型。血脂。血压。血糖。血迹。血汗。血泪。血洗。血书。血雨腥风。血海深仇。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:血统。血缘。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方刚。其它字义
血
xiě ㄒㄧㄝˇ
◎ 义同“血”(xuè),用于口语。多单用,如“流了点儿血”。也用于口语常用词,如“鸡血”、“血块子”。
英语 blood; radical number 143
德语 Blut (S),Blut (S),blutig (Adj),Radikal Nr. 143 = Blu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