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汉时匈奴单于之正妻的称号。
英formal wife of the chieftain of Xiongnu in the Han Dynasty;
⒈ 汉 代 匈奴 单于、诸王妻的统称。
引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:“匈奴 骑围上,上乃使人厚遗閼氏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閼,於连反,又音燕。氏音支。单于嫡妻号,若皇后。”
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乌珠留单于 立,以第二閼氏子 乐 为左贤王,以第五閼氏子 舆 为右贤王。”
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乌累单于 咸 立……以弟 屠耆 閼氏子 卢浑 为右贤王。”
元 马致远 《汉宫秋》第二折:“世间那有如此女人,若得他做閼氏,我愿足矣。”
曹禺 《王昭君》第二幕:“呼韩邪 :‘要娶 汉 家的公主作为我们的阏氏,这是不能更改的。’”
⒉ 借指其他少数民族君主之妻妾。
引宋 岳飞 《送紫岩张先生北伐》诗:“马践閼氏血,旗梟可汗头。”
清 徐兰 《赤陵姐琵琶歌》:“羽林年少为余言,亲见閼氏阵前仆。”
⒊ 汉 时县名。
引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“閼氏,以 代 太尉 汉王 三年降,为 鴈门 守,以特将平 代 反寇,侯,千户。”
司马贞 索隐:“閼氏,县名,属 安定。”
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閼氏 节侯 冯解散。”
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汉书二》:“赵氏 东潜 曰:‘《史》《汉》表之 閼氏,《索隐》以为在 安定,盖即《地理志》 安定郡 之 乌氏县 也…… 全氏 以 小司马 为非,未之审耳。’ 赵 云‘ 閼氏 即 乌氏 ’是也,云‘篆文乌於相似,后人又加门’,则非也。乌之为閼,乃声之通,非字之误。”
⒋ 山名。在 甘肃省 山丹县。
引《乐府诗集·近代曲辞一·伊州歌》:“閼氏山 上春光少,相府庭边驛使稀。”
⒈ 汉时匈奴君长的嫡妻称为「阏氏」。
引元·马致远《汉宫秋·第二折》:「世间那有如此女人,若得他做阏氏,我愿足矣。」
“阏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è] [yān]
汉字 | 阏 |
---|---|
读音 | [è][yān] |
注音 | ㄜˋ|ㄧㄢˉ |
部首 | [门] 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8 |
异体字 | 閼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閼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60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ywu 仓颉:lsysy 郑码:tlot 四角:37233 |
笔顺编码 | 42541533444 |
笔顺笔画 | 丶丨フ丶一フノノ丶丶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竖 横折钩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捺 点 点 |
[è]
1.堵塞。
2.闸板。
[yān]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。
基本字义
阏
(閼)
è ㄜˋ
◎ 壅塞:阏塞。阏积。阏绝(遏止,禁绝)。
其它字义
阏
(閼)
yān ㄧㄢˉ
◎ 〔阏氏〕汉代匈奴称君主的正妻。
英语
block, obstruct, stop up
德语 absperren, aufhören
“氏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shì] [zhī]
汉字 | 氏 |
---|---|
读音 | [shì][zhī] |
注音 | ㄕˋ|ㄓ |
部首 | [氏] 氏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0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C0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av 仓颉:hvp 郑码:rh 四角:72740 |
笔顺编码 | 3515 |
笔顺笔画 | ノフ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提 横 斜钩 |
[shì]
1.姓(张氏是“姓张的”):张氏兄弟。
2.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,通常在父姓前再加夫姓,作为称呼:赵王氏(夫姓赵,父姓王)。
3.对名人专家的称呼:顾氏(顾炎武)《日知录》。摄氏温度计。达尔文氏。
4.用在亲属关系字的后面称自己的亲属:舅氏(母舅)。母氏。
5.姓。
[zhī]见〖月氏〗。
基本字义
氏
shì ㄕˋ
古代“姓”和“氏”分用。姓是总的,氏是分支,后来姓和氏不分,可以混用。 古代称呼帝王贵族等,后称呼名人、专家:神农氏。太史氏。摄氏表。其它字义
氏
zhī ㄓˉ
〔阏(yān)氏〕同“阏”。 〔月氏〕同“月”。英语 clan, family; mister
德语 Name (S),Shi (Eig, Fam),er ,Frau ... ,Herr ... ,ich (eine Frau) ,Mädchenname der Frau ,sie ,Radikal Nr. 83 = Familie, Familienname, geboren, Sipp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