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简牍。
⒈ 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简牍。
引明 徐渭 《赠沉母序》:“苟有逸贤野史为之书数字於觚槧间,亦足以信后。”
章炳麟 《信史上》:“假令纬书授之口耳,不在竹帛觚槧之间,故 秦 火弗能烧。”
“觚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ū]
汉字 | 觚 |
---|---|
读音 | [gū] |
注音 | ㄍㄨ |
部首 | [角] 角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5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䉉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9D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ery 仓颉:nbhvo 郑码:rlps 四角:22230 |
笔顺编码 | 353511233544 |
笔顺笔画 | ノフノフ一一丨ノノフ丶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撇/横钩 撇 横折钩 横 横 竖 撇 撇 竖提 点 捺 |
1.古代一种盛酒器具。
2.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简:操觚(指写文章)。
3.棱角。
基本字义
觚
gū ㄍㄨˉ
古代酒器,青铜制,盛行于中国商代和西周初期,喇叭形口,细腰,高圈足。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:操觚。棱角:“甘泉泰畤紫坛,八觚宣通象八方”。剑柄:“操其觚,招其末”。古同“弧”,独立不群。英语 jug, winecup, goblet; square
“椠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iàn]
汉字 | 椠 |
---|---|
读音 | [qiàn] |
注音 | ㄑㄧㄢˋ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8 |
异体字 | 槧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槧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92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lrsu 仓颉:kld 郑码:hepf 四角:42904 |
笔顺编码 | 152133121234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折 竖 提 撇 撇 横 竖 横 竖 撇 捺 |
1.古代记事用的木板。
2.古书的刻本:古椠。
基本字义
椠
(槧)
qiàn ㄑㄧㄢˋ
古代以木削成用作书写的版片。简札,书信。书的刻本:椠本。古椠。宋椠。英语 wooden tablet; edition
德语 Auflag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