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佛教作法事时念诵经文的声音:空山梵呗。
⒈ 佛教谓作法事时的歌咏赞颂之声。参阅 唐 玄应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六。
引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经师论》:“原夫梵唄之起,亦肇自 陈思。”
宋 陆游 《游卧龙寺》诗:“君不见 天童 径山 金碧浮虚空,千衲梵唄层云中。”
清 纳兰性德 《水调歌头·题西山秋爽图》词:“空山梵唄静,水月影俱沉。”
朱自清 《看花》:“大殿上正做晚课,送来梵呗的声音。”
⒈ 在印度指歌咏法言,在中国则指唱颂短偈或歌赞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四一回》:「那鼓钹梵呗之声,不绝于耳。」
“梵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àn]
汉字 | 梵 |
---|---|
读音 | [fàn] |
注音 | ㄈㄢˋ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7 |
异体字 | ???? 檒 芃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8B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ssmy|sswy 仓颉:ddhni 郑码:ffqd 四角:44217 |
笔顺编码 | 1234123435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ノ丶一丨ノ丶ノ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捺 撇 横折弯钩/横斜钩 点 |
梵语音译词。寂静,高净。佛教中常常把经籍称作“梵本”,佛寺称为“梵刹”等。
基本字义
梵
fàn ㄈㄢˋ
◎ 关于古代印度的:梵语(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)。梵文(印度古代的文字)。
英语 Buddhist, Sanskrit
“呗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bei] [bài]
汉字 | 呗 |
---|---|
读音 | [bei][bài] |
注音 | ˙ㄅㄟ|ㄅㄞˋ |
部首 | [口] 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唄 㗑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45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my 仓颉:rbo 郑码:jlo 四角:67082 |
笔顺编码 | 251253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丨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撇 点 |
[bài]
见〖梵呗〗。
[bei]1.表示事实或道理明显,很容易了解:不懂,就好好学呗。
2.表示勉强同意或勉强让步的语气:去就去呗。
基本字义
呗
(唄)
bei ㄅㄟ
◎ 助词(❶表示“罢了,不过如此”的意思,如“不懂就学呗”;❷表示同意、命令等语气,跟“吧”相近,如“去就去呗”)。
其它字义
呗
(唄)
bài ㄅㄞˋ
〔呗唱〕和尚诵经。 〔梵呗〕佛教徒念经的声音。英语
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