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幡纚的意思

fān

幡纚


拼音fān lí
注音ㄈㄢ ㄌ一ˊ

词语解释

幡纚(幡?)[ fān lí ]

⒈  亦作“幡洒”。

⒉  飞扬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幡洒”。飞扬貌。

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垂条扶於,落英幡纚。”
司马贞 索隐引 张晏 曰:“幡纚,飞扬貌。”
《镜花缘》第八八回:“夫落英幡洒,则沉墨之非固也;嘉卉灌丛,则苴槖之所赋也。”

“幡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ān]  

幡

汉字
读音[fān]
注音ㄈㄢ
部首[巾]  巾字旁
笔画总笔画:15 部外:12
异体字 旛 旙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E61
其它编码五笔:mhtl 仓颉:lbhdw 郑码:lipk 四角:42269
笔顺编码252343123425121
笔顺笔画丨フ丨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
笔顺名称 竖 横折钩 竖 撇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竖 横折 横 竖 横

“幡”字的意思

一种用竹竿等挑起来垂直挂着的长条形旗子。

“幡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fān ㄈㄢˉ

〔幡然〕同“翻然”。用竹竿等挑起来直着挂的长条形旗子。

英语 pennant, banner, streamer, flag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