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妇人袿衣下垂为饰的长带。
⒈ 古代妇人袿衣下垂为饰的长带。
引汉 司马相如 《子虚赋》:“蜚襳垂髾。”
明 孙柚 《琴心记·汉宫春晓》:“身穿石竹罗衣,闷軃蜚襳鬭草,头戴山花宝髻,开揄阿锡藏鉤。”
“蜚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ēi]
汉字 | 蜚 |
---|---|
读音 | [fēi] |
注音 | ㄈㄟ |
部首 | [虫] 虫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4 部外:8 |
异体字 | 琲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71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jdj|hdhj 仓颉:lylmi 郑码:kci 四角:11136 |
笔顺编码 | 21112111251214 |
笔顺笔画 | 丨一一一丨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 横 横 竖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|
[fēi]
古同“飞”。
[fěi]〔蜚蠊〕俗称蟑螂。昆虫。种类很多。体扁平,黑或褐色,多有光泽。有的种类雌性无翅。能分泌恶臭,沾污食物,传染疾病。
蜚
fēi ㄈㄟ
同“飞”,指无根据的、无缘无故的。现“流言飞语”常写作“流言蜚语”。蜚
fěi ㄈㄟˇ
〔蜚蠊〕即蟑螂。英语 cockroach
德语 Bremse (S, Bio),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