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鼓槌与鼓。比喻相应迅速。
⒉ 指战鼓。
⒊ 指警鼓。用于报警告急。
⒋ 乐鼓的一种。
⒈ 鼓槌与鼓。比喻相应迅速。参见“桴鼓相应”。
引宋 罗泌 《路史·后纪三·炎帝》:“教化兴行,应如桴鼓。”
明 张居正 《葬地论》:“世言葬地能作人祸福,谓葬得吉壤,家必兴隆,得恶地,家必衰替,若影响桴鼓之符应者,悉妄也。”
清 王韬 《上当路论时务书》:“人心之机器,速於影响;一国之鑪锤,捷於桴鼓。是在为上者善用之耳。”
⒉ 指战鼓。
引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田仁 对曰:‘提桴鼓立军门,使士大夫乐死战鬭, 仁 不及 任安。’”
唐 刘禹锡 《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》:“从容自使边尘静,谈笑不闻桴鼓声。”
明 徐复祚 《投梭记·闺叙》:“把笳声桴鼓相呼唤,令羣丑抱头窜。”
⒊ 指警鼓。用于报警告急。
引汉 荀悦 《汉纪·宣帝纪三》:“由此桴鼓希鸣,世无偷盗。”
唐 崔日用 《饯唐永昌》诗:“洛阳 桴鼓今不鸣,朝野咸推重太平。”
康有为 《公民自治篇》:“故即有循吏,至于桴鼓不鸣,庞吠无警,餘粮栖亩,讼狱少囚,则以为治效之至矣。”
⒋ 乐鼓的一种。
引《文献通考·乐考九》:“桴鼓, 唐 燕乐有之,今太常鐃吹前部用之。”
⒈ 战鼓。古代作战以桴击鼓进军。
引《后汉书·卷四一·第五伦传》:「贼闻皆惮之,桴鼓不鸣。」
唐·刘禹钖〈和乐天洛下醉吟寄太原令狐相公兼见怀长句〉:「从容自使边尘静,谈笑不闻桴鼓声。」
⒉ 鼓槌与鼓。比喻相应。
引语本《韩非子·功名》:「至治之国,君若桴,臣若鼓。」
“桴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ú]
汉字 | 桴 |
---|---|
读音 | [fú] |
注音 | ㄈㄨˊ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7 |
异体字 | 坿 柎 泭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87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sebg 仓颉:dbnd 郑码:fpya 四角:42947 |
笔顺编码 | 1234344352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ノ丶ノ丶丶ノフ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撇 点 撇 点 点 撇 横撇/横钩 竖钩 横 |
1.小筏子。
2.房屋大梁上的小梁。也叫桴子。
3.鼓槌:桴鼓相应。“枹”
基本字义
桴
fú ㄈㄨˊ
房屋的次栋,即二栋。击鼓的槌:桴鼓相应。小竹筏或小木筏。英语 raft; drum stick; ridge pole
德语 Strahl (S)
“鼓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ǔ]
汉字 | 鼓 |
---|---|
读音 | [gǔ] |
注音 | ㄍㄨˇ |
部首 | [鼓] 鼓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0 |
异体字 | 皷 鼔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皼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F1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kuc 仓颉:gtje 郑码:bjex 四角:44147 |
笔顺编码 | 121251431125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提 横 竖 横撇/横钩 捺 |
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鼓。手鼓。花鼓。
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鼓。蛙鼓。耳鼓。
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鼓琴。鼓掌。
4.用风箱等扇(风):鼓风。
5.发动;振奋:鼓动。鼓励。鼓舞。鼓起勇气。
6.凸起;胀大: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。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。
7.形容凸起的程度高:钱包很鼓。口袋装得鼓鼓的。
8.姓。
鼓
gǔ ㄍㄨˇ
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yuè)。鼓角(jiǎo)。大鼓。 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鼓吹。鼓噪。 发动,使振作起来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 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胀。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英语 drum; beat, top, strike
德语 Trommel (S, Mus),Radikal Nr. 207 = Trommel, trommeln, schlagen, Musik spielen, ermuntern, Luft hineinblas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