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荻和苇。
⒉ 泛指芦苇。
⒈ 荻和苇。
引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橘柚有乡,雚苇有丛。”
⒉ 泛指芦苇。
引《北史·魏纪二·太武帝》:“十二月丁卯,车驾至 淮。詔刈雚苇作筏数万而济, 淮 南皆降。”
《新唐书·裴延龄传》:“京右偏故有雚苇地数顷。”
“苇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ěi]
汉字 | 苇 |
---|---|
读音 | [wěi] |
注音 | ㄨㄟˇ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葦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葦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2C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fnh 仓颉:tqs 郑码:eby 四角:44527 |
笔顺编码 | 122115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一一フ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 横 横折钩 竖 |
芦苇。
基本字义
苇
(葦)
wěi ㄨㄟˇ
◎ 〔芦苇〕同“芦”。
英语 reed
德语 Schilf, Ried, Reet, Rohr, Schilfrohr (S, Bio),drängen, hetz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