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枸酱的意思

jiàng

枸酱


拼音jǔ jiàng
注音ㄐㄨˇ ㄐ一ㄤˋ

繁体枸醬

词语解释

枸酱[ jǔ jiàng ]

⒈  即蒟酱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即蒟酱。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三·蒟酱》。

《史记·西南夷列传》:“南越 食 蒙蜀 枸酱。”
裴駰 集解:“徐广 曰:‘枸,一作蒟,音窶。’ 駰 案《汉书音义》曰:‘枸木似穀树,其叶如桑叶。用其叶作酱酢,美, 蜀 人以为珍味。’”
司马贞 索隐引 刘德 曰:“蒟树如桑,其椹长二三寸,味酢;取其实以为酱,美。”
又曰:“蒟,缘树而生,非木也。今 蜀 土家出蒟,实似桑椹,味辛似薑,不酢。”
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睹犀布、瑇瑁则建 珠崖 七郡;感枸酱、竹杖则开 牂柯、越嶲。”

国语辞典

枸酱[ jǔ jiàng ]

⒈  蒟酱的别名。参见「蒟酱」条。

“枸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jǔ]   [gǒu]  

枸

汉字
读音[jǔ][gǒu]
注音ㄐㄩˇ|ㄍㄡˇ
部首[木]  木字旁
笔画总笔画:9 部外:5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7B8
其它编码五笔:sqkg 仓颉:dpr 郑码:frj 四角:47920
笔顺编码123435251
笔顺笔画一丨ノ丶ノフ丨フ一
笔顺名称 横 竖 撇 点 撇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

“枸”字的意思

[gǒu]

〔枸杞〕落叶小灌木。茎丛生,有短刺。浆果卵圆形,红色,叫枸杞子,供药用,有滋肝补肾、安神明目作用。根皮入药称地骨皮。宁夏等地多有栽培。杞(qǐ)。

[jǔ]

〔枸橼〕也叫香橼。常绿小乔木。果实有香气,皮厚,味酸苦,可供药用。

[gōu]

〔枸橘〕即“枳”

“枸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jǔ ㄐㄩˇ

 ◎ 〔枸橼〕a.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,有短刺。果实长圆形,黄色,有香气,果皮可入药或提制芳香油;b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均亦称“香橼”。

其它字义

gǒu ㄍㄡˇ

〔枸杞〕落叶小灌木,叶披针形,结小浆果,成熟时红色,称“枸杞子”,可入药;根皮称“地骨皮”,亦可入药;茎叶嫩时可食。〔枸骨〕常绿小乔木或灌木,叶长椭圆形有三、四个硬刺,开小白花,有香气,果实球形供观赏,叶入药。

英语 kind of aspen found in Sichuan

“酱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iàng]  

酱

汉字
读音[jiàng]
注音ㄐㄧㄤˋ
部首[酉]  酉字旁
笔画总笔画:13 部外:6
异体字 醬 醤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171
其它编码五笔:uqsg 仓颉:lnmcw 郑码:tirf 四角:37604
笔顺编码4123541253511
笔顺笔画丶一丨ノフ丶一丨フノフ一一
笔顺名称 点 提 竖 撇 横撇/横钩 点 横 竖 横折 撇 竖折/竖弯 横 横

“酱”字的意思

1.一种调味品。用发酵后的豆、麦等加盐制成:黄酱。甜面酱。

2.像酱的糊状食物:果酱。芝麻酱。

3.用酱或酱油腌制(菜蔬):酱了点黄瓜。

4.用酱或酱油腌制的(菜蔬):酱萝卜。

5.一种烹饪方法。和卤的做法相似,只是最后需把汤汁烧稠,使浓汁附盖在原料上。

“酱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醬)

jiàng ㄐㄧㄤˋ

用发酵后的豆、麦等做成的一种调味品:甜面酱。豆瓣酱。 用酱或酱油腌制:酱菜。酱瓜。 像酱的糊状食品:果酱。芝麻酱。

英语 any jam-like or paste-like food

德语 Sauce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