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受遏制而消亡。
⒈ 受遏制而消亡。
引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虽存乎人者,岂无仁义之心哉?……其日夜之所息,平旦之气,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,则其旦昼之所为,有牿亡之矣。”
一本作“梏亡”。 王夫之 稗疏:“牿亡之牿,从牛从告,牛马牢也……《集註》训牿为械,以牿为梏之夫也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梅女》:“官卑者愈贪,其常情然乎?三百诬姦,夜气之牿亡尽矣。”
清 魏源 《默觚上·学篇二》:“旦而憧扰,与长寐同,旦而牿亡,与昼寝同。”
“牿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ù]
汉字 | 牿 |
---|---|
读音 | [gù] |
注音 | ㄍㄨˋ |
部首 | [牜] 牛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7 |
异体字 | 梏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27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rtk|ctfk 仓颉:hqhgr 郑码:mbmj 四角:24561 |
笔顺编码 | 3121312125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丨一ノ一丨一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竖 提 撇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|
1.绑在牛角上使牛不得顶人的横木。
2.养牛马的圈(juàn)。
基本字义
牿
gù ㄍㄨˋ
关养牛马的圈。绑在牛角上使其不能抵入的横木。古同“梏”,桎梏,束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