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惚怳”。
⒉ 混沌不分;隐约不清。
⒊ 迷迷糊糊。多指神志方面。
⒋ 游移不定。
⒈ 亦作“惚怳”。
⒉ 混沌不分;隐约不清。
引《文选·潘岳<西征赋>》:“古往今来,邈矣悠哉,寥廓惚恍,化一气而甄三才。”
李善 注:“寥廓、惚恍,未分之貌也。”
唐 杨炯 《李舍人山亭诗序》:“寥廓兮惚恍,似蓬岭之难行;深邃兮眇然,若 桃源 之失路。”
明 宋濂 《赣州圣济庙灵迹碑》:“休咎有徵神所持,委以惚恍邈难知。”
⒊ 迷迷糊糊。多指神志方面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酒诫》:“夫风经府藏,使人惚怳。”
唐 张说 《东山记》:“云木虚吟,惚恍疑梦。”
清 李渔 《怜香伴·狂喜》:“都只为竞风流只恐人强,因此上心神惚恍,幻出这倾城模样。”
清 恽敬 《鸡鸣说》:“盖心之警者,其情事之惚恍如此。”
⒋ 游移不定。
引晋 木华 《海赋》:“廓如灵变,惚怳幽暮。”
明 宋濂 《龙门子凝道记中·秋风枢》:“予欲下诣清泠之渊,以明月为馆,以文贝为堂, 天吴 九首,变幻惚恍,又不得而往也。”
⒈ 混沌不清。
引《文选·潘岳·西征赋》:「古往今来,邈矣悠哉,寥廓惚恍,化一气而甄三才。」
⒉ 神志迷糊。
引唐·张说〈东山记〉:「云木虚吟,惚恍疑梦。」
“惚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ū]
汉字 | 惚 |
---|---|
读音 | [hū] |
注音 | ㄏㄨ |
部首 | [忄] 竖心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8 |
异体字 | 沕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0D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qrn 仓颉:pphp 郑码:urow 四角:97032 |
笔顺编码 | 44235334544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丨ノフノノ丶フ丶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竖 撇 横折钩 撇 撇 点 斜钩 点 点 |
见〖恍惚〗。
基本字义
惚
hū ㄏㄨˉ
◎ 〔恍惚〕同“恍”。
英语 absent-minded, confused
德语 unklar, undeutlich
“恍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ǎng]
汉字 | 恍 |
---|---|
读音 | [huǎng] |
注音 | ㄏㄨㄤˇ |
部首 | [忄] 竖心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6 |
异体字 | 怳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04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iqn|nigq 仓颉:pfmu 郑码:ukgr 四角:99012 |
笔顺编码 | 442243135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丨丨丶ノ一ノ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竖 竖 点 撇 横 撇 竖弯钩 |
1.恍然:恍悟。
2.仿佛(与“如、若”等连用):恍如梦境。恍如隔世。恍若置身其间。
基本字义
恍
huǎng ㄏㄨㄤˇ
忽然:恍然大悟。仿佛:恍如隔世。恍惚。英语 seemingly; absent-minded
德语 beunruhigte ,undeutlich, unkl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