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犍槌”。
⒉ 梵语的音译。意为“声鸣”。指寺院中的木鱼、钟、磬之类。
⒈ 亦作“犍槌”。梵语的音译。意为“声鸣”。指寺院中的木鱼、钟、磬之类。
引晋 法显 《佛国记》:“﹝ 于闐 ﹞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。僧伽蓝名 瞿摩帝,是大乘寺,三千僧共犍槌食。”
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迦毕试国》:“黑云若起,急击犍椎,我闻其声,恶心当息。”
宋 道诚 《释氏要览·杂记》:“今详律,但是鐘磬、石板、木板、木鱼、砧槌,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。”
清 黄遵宪 《锡兰岛卧佛》诗:“尔来一百年,復见大会设, 恒河 左右流,犍槌声不絶。”
“犍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jiān] [qián]
汉字 | 犍 |
---|---|
读音 | [jiān][qián] |
注音 | ㄐㄧㄢ|ㄑㄧㄢˊ |
部首 | [牜] 牛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8 |
异体字 | 㓺 㸫 㹇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28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rvp|cvgp 仓颉:hqnkq 郑码:mbby 四角:25540 |
笔顺编码 | 312151111254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丨一フ一一一一丨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竖 提 横折 横 横 横 横 竖 横折折撇 捺 |
[jiān]
指犍牛:老犍。
[qián]犍为(Qiánwéi),地名,在四川。
基本字义
犍
jiān ㄐㄧㄢˉ
◎ 公牛,特指骟去睾丸的公牛。
其它字义
犍
qián ㄑㄧㄢˊ
◎ 〔犍为(wéi)〕地名,在中国四川省。
英语
a bullock; a fabulous monster
德语 Ochs (S)
“椎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zhuī] [chuí]
汉字 | 椎 |
---|---|
读音 | [zhuī][chuí] |
注音 | ㄓㄨㄟ|ㄔㄨㄟˊ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8 |
异体字 | 捶 顀 ???? 槌 錘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90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swyg 仓颉:dog 郑码:fni 四角:40915 |
笔顺编码 | 12343241112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ノ丶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撇 点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|
[zhuī]
椎骨,人和其他脊椎动物背部中央构成脊柱的短骨:颈椎。胸椎。
[chuí]1.敲打用的一种工具。现通常写作槌:木椎。
2.用椎打:椎杀。
3.迟钝:椎鲁(愚笨)。
椎
zhuī ㄓㄨㄟˉ
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:椎骨。脊椎。颈椎。胸椎。尾椎。椎
chuí ㄔㄨㄟˊ
敲打东西的器具:铁椎。木椎。鼓椎。 敲打,用椎打击:椎鼓。椎杀。椎心泣血(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)。 愚钝,朴实:椎鲁。英语 hammer, mallet; vertebra
德语 Hammer (S),Wirbelknochen (Aussprache: zhui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