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两种芦类植物:蒹长成后为萑,葭长成后为苇。
⒉ 竹的一种。
⒈ 两种芦类植物:蒹长成后为萑,葭长成后为苇。
引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七月流火,八月萑苇。”
朱熹 集传:“萑苇,即蒹葭也。”
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祀典·桃梗苇茭画虎》:“《论语》:‘谁能出不由户。’故用苇者,欲人子孙蕃殖,不失其类,有如萑苇。”
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城西录》:“柳荷千顷,萑苇生之。”
⒉ 竹的一种。
引《易·说卦》:“为苍筤竹,为萑苇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萑苇,竹之类也。”
“萑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án]
汉字 | 萑 |
---|---|
读音 | [huán] |
注音 | ㄏㄨㄢˊ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8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雚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41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wyf 仓颉:tog 郑码:eni 四角:44215 |
笔顺编码 | 1223241112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|
萑苻泽(HuánfúZé),春秋时郑国泽名。据记载,那里常有盗贼聚集出没。
基本字义
萑
huán ㄏㄨㄢˊ
〔萑苻〕中国春秋时郑国沼泽名,据记载,那里密生芦苇,盗贼出没。后因以代指贼之巢穴或盗贼本身。古代指芦苇一类的植物。英语 grass used for making mats; Huanpu, place famous for robbers
“苇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ěi]
汉字 | 苇 |
---|---|
读音 | [wěi] |
注音 | ㄨㄟˇ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葦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葦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2C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fnh 仓颉:tqs 郑码:eby 四角:44527 |
笔顺编码 | 122115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一一フ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 横 横折钩 竖 |
芦苇。
基本字义
苇
(葦)
wěi ㄨㄟˇ
◎ 〔芦苇〕同“芦”。
英语 reed
德语 Schilf, Ried, Reet, Rohr, Schilfrohr (S, Bio),drängen, hetz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