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戢伏的意思

戢伏


拼音jí fú
注音ㄐ一ˊ ㄈㄨˊ

词语解释

戢伏[ jí fú ]

⒈  隐居。收敛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隐居。

唐 李华 《卢郎中斋居记》:“仁人静士,戢伏自持。”

⒉  收敛。

梁启超 《袁崇焕传》:“自 承宗 崇焕 之戮力,而敌军戢伏,不敢犯 明 边者四年。”

“戢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í]  

戢

汉字
读音[jí]
注音ㄐㄧˊ
部首[戈]  戈字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8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222
其它编码五笔:kbnt|kbny 仓颉:xrji 郑码:jchm 四角:63450
笔顺编码251122111534
笔顺笔画丨フ一一丨丨一一一フノ丶
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 横 提 斜钩 撇 点

“戢”字的意思

1.收敛;收藏:戢翼。

2.停止:戢怒。

“戢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jí ㄐㄧˊ

收敛,收藏:戢翼。戢影。载戢干戈(把兵器收藏起来)。止,停止:戢怒。戢鳞(喻蓄志待时)。姓。

英语 to put away; to cease; store up

德语 weggelegt, reinmachen ,Ji (Eig, Fam)

“伏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ú]  

伏

汉字
读音[fú]
注音ㄈㄨˊ
部首[亻]  单人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4
异体字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4F0F
其它编码五笔:wdy 仓颉:oik 郑码:ngs 四角:23284
笔顺编码321344
笔顺笔画ノ丨一ノ丶丶
笔顺名称 撇 竖 横 撇 捺 点

“伏”字的意思

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伏案。伏在桌子上。

2.低下去:起伏。此起彼伏。

3.隐藏:潜伏。伏击。昼伏夜出。

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伏。初伏。三伏天。每伏十天。

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伏诛。

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伏虎。

7.姓。

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
“伏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fú ㄈㄨˊ

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姓。

英语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

德语 unterwerfen (V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