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鳇鱼的软骨。脆软可食。
⒈ 鳇鱼的软骨。脆软可食。
引余怀 《板桥杂记·轶事》附录引 明 沉周 《盒子会辞》:“豹胎间挟鰉冰脆,乌欖分搀椰玉生。”
“鳇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áng]
汉字 | 鳇 |
---|---|
读音 | [huáng] |
注音 | ㄏㄨㄤˊ |
部首 | [鱼] 鱼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7 部外:9 |
异体字 | 鰉 鱑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鰉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CC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grg 仓颉:nmhag 郑码:rnc 四角:26114 |
笔顺编码 | 35251211325111121 |
笔顺笔画 |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ノ丨フ一一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撇/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提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横 竖 横 |
鱼,大的体长可达5米,有5行硬鳞,嘴很突出,半月形,两旁有扁平的须。夏季在江河中产卵,过一段时间后,回到海洋中生活。
基本字义
鳇
(鰉)
huáng ㄏㄨㄤˊ
〔鳇鱼〕形状像鲟鱼,体形为长纺锤状,长可达五米,生活在海洋中,夏季在江河中产卵。肉可食,鳔和脊索可制胶。亦称“鲟鳇鱼”。(鰉)英语 sturgeon
德语 Stör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