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欢呼。讙,通“欢”。
⒈ 欢呼。讙,通“欢”。
引清 魏源 《道光丙戌海运记》:“万艘讙嘑,江澄海明,旌旗飆动,黿龙踊跃。”
“讙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huān] [huàn] [xuān]
汉字 | 讙 |
---|---|
读音 | [huān][huàn][xuān] |
注音 | ㄏㄨㄢ|ㄏㄨㄢˋ|ㄒㄩㄢ |
部首 | [言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24 部外:17 |
异体字 | 喚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9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aky 仓颉:yrtrg 郑码:sejn 四角:04615 |
笔顺编码 | 411125112225125132411121 |
笔顺笔画 | 丶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丨丨フ一丨フ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竖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|
同“欢”。
讙
huān ㄏㄨㄢ
喧嘩。《説文•言部》:“讙,譁也。”《玉篇•言部》:“讙,讙嚻之聲。” 責備。《方言》卷七:“讙,讓也。讓,北燕曰讙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二》:“讙,讓也。” 鳴。《廣雅•釋詁二》:“讙,鳴也。” 傳說中的獸名。《山海經•西山經》:“翼望之山……有獸焉,其狀如貍。一目而三尾,名曰讙。其音如????百聲。” 同“歡”。喜悅。《禮記•檀弓下》:“高宗三年不言,言乃讙。” 古地名。故地在今山東省肥城市南,為春秋時魯國屬地。《春秋•桓公三年》:“九月,齊侯送姜氏于讙。” 姓。《萬姓統譜•寒韻》:“讙,見《姓苑》。”讙
huàn ㄏㄨㄢˋ
同“唤”。呼唤。《集韻•换韻》:“唤,《説文》:‘評也。’或作讙,亦从言。”讙
xuān ㄒㄩㄢ
同“喧”。英语 cheer; noise, noisy
德语 Beifall (S)
“嘑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ū]
汉字 | 嘑 |
---|---|
读音 | [hū] |
注音 | ㄏㄨ |
部首 | [口] 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4 部外:11 |
异体字 | 呼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61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hah|khtf 仓颉:rypd 郑码:jimu 四角:61049 |
笔顺编码 | 25121531534312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丨一フノ一フノ丶ノ一丨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撇/横钩 撇 横 竖弯钩 撇 点 撇 横 竖钩 |
同“呼”。
基本字义
嘑
hū ㄏㄨˉ
同“呼”,叫喊。姓。英语 to menace; to howl at; to bawl; (Cant.) final partic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