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胡笳吹奏;笳声萦回。
⒈ 胡笳吹奏;笳声萦回。
引南朝 陈 后主 《昭君怨》诗:“笳吟度 陇 咽,笛转出关鸣。”
唐 杜甫 《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史》诗:“箭入 昭阳殿,笳吟 细柳营。”
郭知达 注引 赵彦材 曰:“细柳营,周亚夫 所营,在 长安。言胡人之笳乃在 汉 营也。”
唐 崔翘 《奉和圣制答张说南出雀鼠谷》:“笳吟中岭树,仗入半峯云。”
“笳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iā]
汉字 | 笳 |
---|---|
读音 | [jiā] |
注音 | ㄐㄧㄚ |
部首 | [竹] 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5 |
异体字 | 䈔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B3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lkf|tekf 仓颉:hksr 郑码:myj 四角:88463 |
笔顺编码 | 3143145325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丶ノ一丶フノ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折钩 撇 竖 横折 横 |
见〔胡笳〕
基本字义
笳
jiā ㄐㄧㄚˉ
◎ 〔胡笳〕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,类似笛子。
英语 a reed leaf whist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