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怨望,怨恨。
⒈ 怨望,怨恨。
引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:“丰 等復恶之,乃请大将军 耿寳 奏 震 大臣不服罪,怀恚望。有詔遣归本郡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鲍勋传》:“勛 前在东宫,守正不挠,太子固不能悦,及重此事,恚望滋甚。”
《新唐书·朱宣传》:“宣 以新有恩於 全忠,故答檄恚望。”
⒈ 怨恨。
引《后汉书·卷五四·杨震传》:「丰等复恶之,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,怀恚望,有诏遣归本郡。」
“恚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ì]
汉字 | 恚 |
---|---|
读音 | [huì] |
注音 | ㄏㄨㄟˋ |
部首 | [心] 心字底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6 |
异体字 | 㤬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05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fnu 仓颉:ggp 郑码:bbwz 四角:40331 |
笔顺编码 | 121121454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一丨一丶フ丶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横 竖 横 点 斜钩 点 点 |
恼恨;发怒:忿恚。
基本字义
恚
huì ㄏㄨㄟˋ
◎ 恨,怒:恚恨。恚怒。恚望。恚愤。怒恚。
英语 anger, rage
德语 Rage, Rasen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