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混迹”。亦作“混迹”。
⒉ 混迹。
⒈ 见“溷迹”。亦作“溷跡”。亦作“溷蹟”。混迹。
引明 李贽 《序汇·史阁款语》:“盖家大人之少也,溷蹟於轩冕而不知其荣。”
清 戴名世 《河墅记》:“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,溷跡於田夫野老,方且乐而终身,此岂徒然也哉?”
清 薛福成 《庸盦笔记·幽怪二·立誓减寿游庠》:“世俗之视秀才也颇重,而得之者也颇难。往往有文学均优,写作俱佳,而佹得佹失,年至班白,犹溷迹于童子军中者。”
“溷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ùn]
汉字 | 溷 |
---|---|
读音 | [hùn] |
注音 | ㄏㄨㄣˋ |
部首 | [氵] 三点水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10 |
异体字 | 圂 混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EB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iley|ilge 仓颉:ewmo 郑码:vjgq 四角:36100 |
笔顺编码 | 4412513533341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一丨フ一ノフノノノ丶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提 竖 横折 横 撇 弯钩 撇 撇 撇 点 横 |
1.污秽:溷浊。
2.厕所。
3.猪圈。
4.“混(hùn)”的异体字。
基本字义
溷
hùn ㄏㄨㄣˋ
肮脏,混浊:“世溷浊而莫余知兮”。厕所:“中丞匿于溷藩以免”。猪圈:“后产子,捐于猪溷中”。英语 privy, latrine; turbid, dirty
德语 zerrüttet
“迹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ì]
汉字 | 迹 |
---|---|
读音 | [jì] |
注音 | ㄐㄧˋ |
部首 | [辶] 走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6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蹟 跡 脔 䢌 䟱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跡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FF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opi 仓颉:yylc 郑码:snow 四角:30303 |
笔顺编码 | 413234454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ノ丨ノ丶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撇 竖钩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|
1.留下的印子;痕迹:足迹。血迹。笔迹。踪迹。
2.前人遗留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:古迹。陈迹。事迹。史迹。
3.形迹:迹近违抗(行动近乎违背、抗拒上级指示)。
基本字义
迹
jì ㄐㄧˋ
脚印:踪迹。足迹。血迹。笔迹。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:印迹。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:古迹。实迹。 追寻踪迹:“汉求将军急,迹且至臣家”。 据实迹考知:“迹汉功臣,亦皆割符世爵”。英语 traces, impressions, footprints
德语 anreißen, zensier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