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捆绑;缚扎。
⒉ 控制;束缚。
⒈ 捆绑;缚扎。
引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乌仗那国》:“既失国位,无以为施,遂令羈缚,擒往敌王,冀以赏财,回为惠施。”
明 袁凯 《迁居》诗:“鸡犬遭羈缚;妻孥厌苦辛。”
⒉ 控制;束缚。
引清 邹容 《革命军》第一章:“我 中国 今日欲脱 满洲 人之羈缚,不可不革命。”
孙中山 《最后一封书》:“俾 中国 可免帝国主义加诸 中国 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。”
“缚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ù]
汉字 | 缚 |
---|---|
读音 | [fù] |
注音 | ㄈㄨˋ |
部首 | [纟] 绞丝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10 |
异体字 | 縛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縛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F1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xgef|xsfy 仓颉:vmibi 郑码:zfds 四角:23142 |
笔顺编码 | 5511251124124 |
笔顺笔画 | フフ一一丨フ一一丨丶一丨丶 |
笔顺名称 | 撇折 撇折 提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点 横 竖钩 点 |
1.捆绑:束缚。作茧自缚。手无缚鸡之力。
2.姓。
基本字义
缚
(縛)
fù ㄈㄨˋ
捆绑:绑缚。手无缚鸡之力。解缚。拘束:束缚。作茧自缚。英语 to ti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