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即蒺藜。
⒈ 即蒺藜。参见“蒺藜”。
引《易·困》:“困于石,据于蒺蔾,入于其宫,不见其妻,凶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蒺蔾之草,有刺而不可践也。”
汉 刘向 《说苑·复恩》:“夫树桃李者,夏得休息,秋得食矣;树蒺蔾者,夏不得休息,秋得其刺矣。”
“蒺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í]
汉字 | 蒺 |
---|---|
读音 | [jí] |
注音 | ㄐㄧˊ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10 |
异体字 |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4B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utd 仓颉:tkok 郑码:etma 四角:44184 |
笔顺编码 | 12241341311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丶一ノ丶一ノ一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点 横 撇 点 提 撇 横 横 撇 捺 |
〔蒺藜〕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茎平卧。果实有刺,可入药,主治头痛、风痒等。也指这种植物的果实。
基本字义
蒺
jí ㄐㄧˊ
◎ 〔蒺藜〕a.一年生草本植物,果实亦称“蒺藜”,有刺。种子可入药;b.像“蒺藜”的东西,如“铁蒺蒺”,“蒺蒺骨朵”(古代一种兵器)(“藜”均读轻声)。
英语 furze; gorse
德语 Erd-Burzeldorn, Erdsternchen (eine Pflanze) (Eig, Bio),Tribulus terrestris (Eig, Bi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