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岌峩”。
⒉ 高貌。
⒊ 倾颓貌。
⒈ 亦作“岌峩”。
⒉ 高貌。
引三国 魏 曹植 《九咏》:“冠北辰兮岌峨,带长虹兮凌厉。”
宋 朱松 《送志宏西上》诗:“岳立培塿中,喜此高岌峨。”
⒊ 倾颓貌。
引宋 欧阳修 《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》诗:“宾欢正諠譁,翁醉已岌峨。”
“岌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í]
汉字 | 岌 |
---|---|
读音 | [jí] |
注音 | ㄐㄧˊ |
部首 | [山] 山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3 |
异体字 | 圾 岋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C8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meyu|mbyu 仓颉:unhe 郑码:llms 四角:22247 |
笔顺编码 | 25235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丨ノ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竖折/竖弯 竖 撇 横折折撇 捺 |
山高的样子。
基本字义
岌
jí ㄐㄧˊ
◎ 〔岌岌〕山耸起的样子;亦喻危险,如“岌岌可危”,“岌岌不可终日”。
英语 perilous, hazardous; high, steep
德语 gefährlich, gefahrvo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