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鹡鸰的意思

líng

鹡鸰


拼音jí líng
注音ㄐ一ˊ ㄌ一ㄥˊ

繁体鶺鴒

词语解释

鹡鴒[ jí líng ]

⒈  鹡鴒科的鸟之任一种,与鹨有亲缘关系,体型纤细,尾特别长,习惯性地上下抖动。

wagtail;

引证解释

⒈  鸟类的一属。最常见的一种,身体小,头顶黑色,前额纯白色,嘴细长,尾和翅膀都很长,黑色,有白斑,腹部白色。吃昆虫和小鱼等,属受保护鸟类。
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守塉》:“鵾鹏戾赤霄以高翔,鶺鴒傲蓬林以鼓翼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一二〇回:“双双鸿雁,哀鸣在沙渚磯头,对对鶺鴒,倦宿在败荷汀畔。”

⒉  后以“鶺鴒”比喻兄弟。

《诗·小雅·常棣》:“脊令在原,兄弟急难。”
晋 袁宏 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岂无鶺鴒,固慎名器。”
唐 韩愈 《答张彻》诗:“冏冏抱明璉,飞飞联鶺鴒。”
宋 叶适 《送巩仲同》诗:“天催鶺鴒玉楼去,漱流不并龙洲旁。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阿稚》:“不为雁序而作鶺鴒,明知弟幼弱,不加防护,任其独行,不饱豺虎,必遭颠坠。”

国语辞典

鹡鸰[ jí líng ]

⒈  动物名。鸟纲雀形目鸣禽类。体长约五至六寸。头黑,前额白,背黑,腹白,翼尾均长。因其鸣则天降雪,且性喜食雪,故也称为「雪姑」。筑巢于水滨石隙间,以昆虫为食。

“鹡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í]  

鹡

汉字
读音[jí]
注音ㄐㄧˊ
部首[鸟]  鸟字旁
笔画总笔画:15 部外:10
异体字 鶺 䳭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E61
其它编码五笔:iweg 仓颉:fbpym 郑码:voqr 四角:37227
笔顺编码413434251135451
笔顺笔画丶一ノ丶ノ丶丨フ一一ノフ丶フ一
笔顺名称 点 提 撇 点 撇 点 竖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

“鹡”字的意思

鸟,背部羽毛颜色纯一,中央尾羽比两侧的长,停息时尾上下摆动。生活在水边,吃昆虫等。种类较多,常见的有白鹡鸰。

“鹡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鶺)

jí ㄐㄧˊ

〔鹡鸰〕❶鸟类的一属,最常见的一种身体小,住在水边,捕食小虫。❷喻兄弟。均亦作“脊令”。 (鶺)

英语 wagtail

德语 Bachstelze (S)

“鸰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íng]  

鸰

汉字
读音[líng]
注音ㄌㄧㄥˊ
部首[鸟]  鸟字旁
笔画总笔画:10 部外:5
异体字 鴒 䳥 䴒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E30
其它编码五笔:wycg 仓颉:oipym 郑码:odwr 四角:87327
笔顺编码3445435451
笔顺笔画ノ丶丶フ丶ノフ丶フ一
笔顺名称 撇 点 点 横撇/横钩 点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

“鸰”字的意思

见〔鹡鸰〕

“鸰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鴒)

líng ㄌㄧㄥˊ

 ◎ 〔鶺鸰〕鸟名,也单用。

英语 species of lark; wagtail; Motacilla species (various)

德语 Möchsgrasmücke, Bachstelze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