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见“蛟鳄”。
⒈ 亦作“蛟鰐”。蛟龙与鳄鱼。亦泛指凶猛的水中动物。
引宋 陆游 《宁德县重修城隍庙记》:“涛澜汹涌,蛟鱷出没。”
宋 毛滂 《八节长欢·送孙守公素》词:“涛波何处试蛟鰐,到白头犹守溪山。”
金 元好问 《观浙江潮》诗:“佽飞 鬭蛟鱷,然犀出鳞介。”
清 李必恒 《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》:“鼎涂百物御魍魎,驱使蛟鱷驯黿鼉。”
“蛟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iāo]
汉字 | 蛟 |
---|---|
读音 | [jiāo] |
注音 | ㄐㄧㄠ |
部首 | [虫] 虫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6 |
异体字 | 鮫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6D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juqy|jury 仓颉:liyck 郑码:isoo 四角:50148 |
笔顺编码 | 25121441343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丨一丶丶一ノ丶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点 横 撇 点 撇 捺 |
蛟龙,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。
基本字义
蛟
jiāo ㄐㄧㄠˉ
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:蛟龙得水。 指鼍、鳄之类的动物。英语 scaly dragon with four legs
德语 Haifisch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