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唐代突厥族官名,又译为“俟斤”。
⒈ 唐 代 突厥 族官名,又译为“俟斤”。参见“俟斤”。
引《新唐书·张守珪传》:“突厥 侵 轮臺,遣 守珪 往援,中道逢贼,苦战,斩首千餘级,禽頡斤一人。”
“颉”字共有3个读音: [jié] [xié] [jiá]
汉字 | 颉 |
---|---|
读音 | [jié][xié][jiá] |
注音 | ㄐㄧㄝˊ|ㄒㄧㄝˊ|ㄐㄧㄚˊ |
部首 | [页] 页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6 |
异体字 | 頡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頡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88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kdm 仓颉:grmbo 郑码:bjgo 四角:41682 |
笔顺编码 | 1212511325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丨フ一一ノ丨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 |
[jié]
1.〔仓颉〕上古人名,相传他创造文字。
2.(頡)
[xié]1.〔颉颃〕a.鸟向上向下飞;b.引申为不相上下,如“他的画与名家相颉颃”;c.对抗,如“颉颃作用”;d.倔强,傲慢,如“苟出不可以直道也,故颉颃以傲世”。
2.(頡)
[jiá]1.减克:“以我为盗颉资粮,诬也”。
2.传说中像青狗的怪兽。
基本字义
颉
(頡)
jié ㄐㄧㄝˊ
〔仓颉〕上古人名,相传他创造文字。(頡)其它字义
颉
(頡)
xié ㄒㄧㄝˊ
〔颉颃〕a.鸟向上向下飞;b.引申为不相上下,如“他的画与名家相颉颉”;c.对抗,如“颉颉作用”;d.倔强,傲慢,如“苟出不可以直道也,故颉颉以傲世”。(頡)其它字义
颉
(頡)
jiá ㄐㄧㄚˊ
减克:“以我为盗颉资粮,诬也”。传说中像青狗的怪兽。英语 fly upward, soar; contest
德语 knutschen, Ausschnitt (S),Xie (Eig, Fam)
“斤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īn]
汉字 | 斤 |
---|---|
读音 | [jīn] |
注音 | ㄐㄧㄣ |
部首 | [斤] 斤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0 |
异体字 | 䤺 釿 ???? 觔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5A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rtth 仓颉:hml 郑码:pd 四角:72221 |
笔顺编码 | 3312 |
笔顺笔画 | ノノ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撇 撇 横 竖 |
1.市制质量单位。10两为1斤,100斤为1担。1斤原为16两,后改为10两,合500克。
2.古时砍伐树木的工具。
基本字义
斤
jīn ㄐㄧㄣˉ
中国市制重量单位:二斤。斤斤(过分计较琐细的或无关紧要的事物,如“斤斤计较”)。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:斧斤。英语 a catty (approximately 500 g); an axe; keen, shrewd; KangXi radical number 69
德语 Jin (chinesische Gewichtseinheit = 500g), Pfund (Zähl),Radikal Nr. 69 = Axt, Pfund (Ei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