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无罪。指无罪之人。不必,不一定。
⒈ 无罪。
引《墨子·非攻上》:“至杀不辜人也,扦其衣裘、取戈剑者,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,取人马牛。”
《吕氏春秋·听言》:“诛不辜之民以求利。”
《文选·司马相如<难蜀父老>》:“父老不辜,幼孤为奴虏。”
吕延济 注:“言 巴蜀 父老无罪被杀,掠取孤幼,缚束以为奴僕。”
⒉ 指无罪之人。
引《书·大禹谟》:“与其杀不辜,寧失不经。”
孔 传:“辜,罪。”
唐 刘禹锡 《天论上》:“或贤而尊显,时以不肖参焉。或过而僇辱,时以不辜参焉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三》:“奄人暴横,多潜杀不辜。”
⒊ 不必,不一定。
引《大戴礼记·夏小正》:“‘鴂则鸣’。鴂者,百鷯也;鸣者,相命也。其不辜之时也。”
俞樾 《群经平议·大戴礼记一》:“辜,读作‘固’。 襄 二十七年《公羊传》‘女能固纳公乎’、《秦策》‘王固不能行也’, 何休、高诱 注并曰:‘固,必也。’古或以辜为之。故《汉书·律历志》注引 孟康 曰:‘辜,必也。’不辜,犹言不必。 《诗·七月》篇‘七月鸣鴂’。是鴂之鸣盛於七月。今方五月,鴂或鸣或不鸣。故曰:‘其不辜之时也’犹言其不可必之时也。”
⒈ 无罪的人。
引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「行一不义,杀一不辜,而得天下,皆不为也。」
《五代史平话·周史·卷下》:「昔张彦泽虐杀不辜,涛累疏以为不杀彦泽,他日必为国家患。」
“不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bù] [fǒu]
汉字 | 不 |
---|---|
读音 | [bù][fǒu] |
注音 | ㄅㄨˋ|ㄈㄡˇ |
部首 | [一] 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3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否 柎 不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0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ii|dhi 仓颉:mf 郑码:gi 四角:10900 |
笔顺编码 | 1324 |
笔顺笔画 | 一ノ丨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竖 点 |
[bù]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基本字义
不
bù ㄅㄨˋ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其它字义
不
fǒu ㄈㄡˇ
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英语 no, not; un-; negative prefix
德语 nein,nicht"
“辜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ū]
汉字 | 辜 |
---|---|
读音 | [gū] |
注音 | ㄍㄨ |
部首 | [辛] 辛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5 |
异体字 | 㱠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F9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uj 仓颉:jrytj 郑码:edjs 四角:40401 |
笔顺编码 | 12251414311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|
1.罪:无辜。死有余辜。
2.背弃;违背:辜负。辜恩背义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辜
gū ㄍㄨˉ
罪:无辜。辜功(罪行)。死有余辜。负,背:辜负。姓。英语 crime, criminal offense
德语 Schuld, Sünde (S),Untat, Verbrechen (S),Gu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