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使人觉悟;反省。
英alert;
⒈ 警诫省悟。
引明 李贽 《复焦弱侯书》:“丁公 此举大快人意,大快生平,亦大有功於朝廷矣。从此大有儆省,大有震惧,不敢慢法以自作殃,何可当哉此疏也邪!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二回:“王不知儆省,必有身弑国亡之祸。”
《明史·宋纁传》:“言官极论得失,要使人主动心;纵罪及言官,上意犹有所儆省。”
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刑名·词讼》:“榜其罪,使远邇所共闻,所以兴其儆省之念,知其所恶而勿为。”
“儆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ǐng]
汉字 | 儆 |
---|---|
读音 | [jǐng] |
注音 | ㄐㄧㄥˇ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4 部外:12 |
异体字 | 憼 擏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106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aqt 仓颉:otrk 郑码:nejm 四角:28240 |
笔顺编码 | 321223525131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丨丨ノフ丨フ一ノ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竖 竖 撇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撇 横 撇 捺 |
让人自己觉悟而不犯过错:儆戒。以儆效尤。
基本字义
儆
jǐng ㄐㄧㄥˇ
使人警醒,不犯过错:儆戒。儆省(xǐng )(使人觉悟、反省)。惩一儆百。以儆效尤。古同“警”,警报。英语 warn; warning
德语 warnen
“省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shěng] [xǐng]
汉字 | 省 |
---|---|
读音 | [shěng][xǐng] |
注音 | ㄕㄥˇ|ㄒㄧㄥˇ |
部首 | [目] 目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4 |
异体字 | 㗂 䁞 䚇 渻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省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70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ithf 仓颉:fhbu 郑码:koml 四角:90602 |
笔顺编码 | 234325111 |
笔顺笔画 | 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撇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|
[shěng]
1.行政区划单位。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,直属中央。省下设若干市、县。
2.指省会:进省开会。
3.减免;节约。与“费”相对:省一道工序。省钱。
4.简略:省称。省写。
5.古官署名:尚书省。中书省。
[xǐng]1.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:反省。
2.觉悟;明白:省悟。昏迷不省。
3.探望;问候(多指对长辈、亲属):省亲。
基本字义
省
shěng ㄕㄥˇ
地方行政区域:省份。省会。节约,不费:省钱。省事。省吃俭用。简易,减免:省略。省称。省写。中国古官署名:中书省(a.魏晋开始设置,总管国家政务,历代有所沿革,唐初设“中书、尚书、门下”三省共管政事;b.元代“中书省”兼管“尚书省”的职权,权更重,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,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“行中书省”,简称“省”,是现在“省”的来历)。尚书省。门下省。秘书省。古代称王宫禁地:省中。省闼(禁中)。其它字义
省
xǐng ㄒㄧㄥˇ
检查:反省(检查自己)。省察(考察)。吾日三省吾身。知觉,觉悟:省悟。发人深省。看望父母、尊亲:省亲。省视。英语 province; save, economize
德语 Provinz (V),sparen ,begreifen, nachvollzieh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