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聚合;集合。
英get together;
⒈ 聚集,纠合。
引《三国志·吴志·朱桓传》:“鳩合遗散,期年之閒,得万餘人。”
《旧唐书·突厥传上·默啜》:“骨咄禄 之子 闕特勤 鳩合旧部,杀 默啜子 小可汗及诸弟并亲信略尽。”
《明史·流贼传·李自成》:“会我兵东返, 自成 乃鳩合溃散,走 平阳。”
朱自清 《看花》:“便由那提议人鸠合了十几个同学,浩浩荡荡地向城外而去。”
⒉ 搜集;编集。
引晋 常璩 《华阳国志·后贤志·陈寿》:“吴 平后, 寿 乃鳩合三国史,著《魏》《吴》《蜀》三书六十五篇,号《三国志》。”
⒈ 集合、召集。也作「纠合」。
引《三国志·卷五六·吴书·朱桓传》:「使部伍吴、会二郡,鸠合遗散,期年之闲,得万余人。」
《文选·陆机·五等诸侯论》:「虽复时有鸠合同志,以谋王室,然上非奥主,下皆市人。」
近集合
“鸠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iū]
汉字 | 鸠 |
---|---|
读音 | [jiū] |
注音 | ㄐㄧㄡ |
部首 | [鸟] 鸟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2 |
异体字 | 鳩 勼 䧱 䲥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鳩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E2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vqyg|vqgg 仓颉:knpym 郑码:qyrz 四角:47027 |
笔顺编码 | 3535451 |
笔顺笔画 | ノフノフ丶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折弯钩/横斜钩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 |
1.鸟类。外形像鸽子。常见的有斑鸠,身体灰褐色,颈后有白或黄褐斑点。常成群吃谷物。
2.聚集:鸠合(纠合)。
基本字义
鸠
(鳩)
jiū ㄐㄧㄡˉ
鸟,鸠鸽科部分种类的统称:鸠形鹄面(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)。鸠杖(古代头上刻有鸠形之杖,年始七十者,由政府授给)。聚集:鸠合(亦作“纠合”)。鸠集(亦作“纠集”)。英语 pigeon; collect, assemble
德语 Orientturteltaube (lat. Streptopelia orientali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