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镌秩”。
⒉ 谓降级或降职。
⒈ 亦作“鎸秩”。谓降级或降职。 宋 俞文豹 《吹剑录》:“董鉅堂 为 镇江 倅牒漕试,已十七人,求者未已。
引文豹 因进过额之説。公曰:‘过额不过鐫秩,若成得一士友,何惜一官。’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列朝二·世宗圣孝》:“吏部尚书 廖纪 復疏谓‘ 登 以母老赴官偶迟,宜鐫秩示罚’。上命降职三级,特改京官,以便其母就禄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二》:“此地繁剧,吾失於呵护,致疫鬼误入孝子节妇家,损伤童稚,今鎸秩去矣。”
“秩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ì]
汉字 | 秩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ì] |
注音 | ㄓˋ |
部首 | [禾] 禾木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5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豒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9E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rwy|ttgy 仓颉:hdhqo 郑码:mfmo 四角:25980 |
笔顺编码 | 31234311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丨ノ丶ノ一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竖 撇 点 撇 横 横 撇 捺 |
1.次序:秩序。
2.俸禄,也指官的品级:厚秩。加官进秩。
3.姓。
4.十年:七秩大庆。
基本字义
秩
zhì ㄓˋ
有条理,不混乱的情况:秩序。古代官吏的俸禄:“官人益秩,庶人益禄”。古代官职级别:委之常秩。贬秩三等。十年:七秩寿辰。英语 order; orderly; salary; decade
德语 Ordnung (S),Reihenfolg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