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甲胄和作战兵器。
英armor and weapons;
⒈ 铠甲和兵器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锺会传》:“时方给与 姜维 鎧仗,白外有匈匈声,似失火。”
《新唐书·逆臣传上·安禄山》:“时兵暴起,州县发官鎧仗,皆穿朽钝折不可用。”
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人事一》:“鎧仗精巧,以至封贮亦有法度。”
⒈ 铠甲和兵器。
引《三国志·卷三〇·魏书·东夷传》:「以弓矢刀矛为兵,家家自有铠仗。」
《晋书·卷六二·祖逖传》:「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、豫州刺史,给千人廪,布三千匹,不给铠仗,使自招募。」
“铠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kǎi]
汉字 | 铠 |
---|---|
读音 | [kǎi] |
注音 | ㄎㄞˇ |
部首 | [钅] 金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6 |
异体字 | 鎧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鎧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4E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mnn 仓颉:opusu 郑码:plyy 四角:82717 |
笔顺编码 | 31115252515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一一フ丨フ丨フ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横 横 竖提 竖 竖折/竖弯 竖 横折 横 竖弯钩 |
铠甲,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衣。多用金属片连缀而成。
基本字义
铠
(鎧)
kǎi ㄎㄞˇ
◎ 〔铠甲〕古代的战衣,可以保护身体。简作“铠”,如“铁铠”,“首铠”。
英语 armor, chain mail
德语 Panzer, Rüstung (S)
“仗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àng]
汉字 | 仗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àng] |
注音 | ㄓㄤˋ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3 |
异体字 |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D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dyy 仓颉:ojk 郑码:naos 四角:25200 |
笔顺编码 | 321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撇 捺 |
1.兵器的总称:仪仗。明火执仗。
2.拿着(兵器):仗剑。
3.凭借;倚仗:狗仗人势。他仗着自己老子的势力欺负人。
4.指战争或战斗:胜仗。败仗。这一仗打得真漂亮。打好春耕生产这一仗。
基本字义
仗
zhàng ㄓㄤˋ
兵器:仪仗。明火执仗。拿着兵器:仗剑。战争:打仗。胜仗。凭借,依靠:倚仗。仰仗。仗恃。仗义执言(为了正义说公道话)。英语 rely upon; protector; fight; war, weaponry
德语 kämpfen, Kampf (S),Schlacht (S),Schlachtschiff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