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尘扬貌。
⒉ 飞尘。
⒈ 尘扬貌。
引《文选·宋玉<风赋>》:“夫庶人之风,塕然起於穷巷之间,堀堁扬尘,勃鬱烦冤,衡孔袭门。”
李善 注:“堀堁,风动尘也。”
清 唐孙华 《送宫恕堂北上》诗:“闻君西笑且扬鞭,灰洞炎尘方堀堁。”
⒉ 飞尘。
引清 顾炎武 《霍山》诗:“像设犹古先,冠裳蒙堀堁。”
⒈ 风吹过地面,扬起灰尘的样子。
引《文选·宋玉·风赋》:「夫庶人之风,塕然起于穷巷之间,堀堁扬尘,勃郁烦冤。」
⒉ 飞扬起的灰尘。
引清·顾炎武〈霍山〉诗:「像设犹古先,冠裳蒙堀堁。」
“堀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kū]
汉字 | 堀 |
---|---|
读音 | [kū] |
注音 | ㄎㄨ |
部首 | [土] 提土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8 |
异体字 | ???? 窟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80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nbm 仓颉:gsuu 郑码:bxzz 四角:47172 |
笔顺编码 | 1215135225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フ一ノフ丨丨フ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提 横折 横 撇 竖折/竖弯 竖 竖 竖折/竖弯 竖 |
1.古同“窟”,洞穴。
2.穿穴:“(舜)以其徒属堀地财,取水利……然后免于冻馁之患。”
3.冲起:“塕然起于穷巷之间,堀堁扬尘。”
堀
kū ㄎㄨˉ
同“窟”,洞穴。 穿穴:“(舜)以其徒属堀地财,取水利……然后免于冻馁之患。” 冲起:“塕然起于穷巷之间,堀堁扬尘。”英语 cave, hole
德语 Höhl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