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一种生在腿部的皮肤病。初痒后痛,红肿成片,日久溃烂,收口慢,且易复发。
⒈ 一种生在腿部的皮肤病。初痒后痛,红肿成片,日久溃烂,收口慢,且易复发。
引宋 庄季裕 《鸡肋编》卷上:“疮发於足脛骨傍,肉冷难合,色紫而痒者,北人谓之臁疮,南人呼为骭疮,其实一也。”
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赋鹤》:“我説秽的:推猪水,臁疮腿。”
《明史·列女传一·徐孝女》:“年六岁,母患臁疮。”
⒈ 病名。由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所引起的皮肤病。起初皮肤上会发生小脓泡,后逐渐增大,形成溃疡、流脓、疼痛,最后留下瘢痕。
“疮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uāng]
汉字 | 疮 |
---|---|
读音 | [chuāng] |
注音 | ㄔㄨㄤ |
部首 | [疒] 病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4 |
异体字 | 瘡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瘡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5A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wbv 仓颉:kosu 郑码:toyy 四角:00112 |
笔顺编码 | 413413455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ノ丶一ノ丶フ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撇 点 提 撇 捺 横折钩 竖弯钩 |
1.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的病。
2.外伤:金疮(旧指刀枪箭矢造成的伤)。
基本字义
疮
(瘡)
chuāng ㄔㄨㄤˉ
◎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:疮疤。疮口。冻疮。痔疮。
英语 tumor, boil, sore, wound
德语 Hautgeschwür, Geschwür (S, Med),Wunde ( aüßerlich - 外伤 ) (S, Med),schlimm, we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