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旒旗的垂饰。
⒈ 旒旗的垂饰。
引《北史·薛琡传》:“自制丧车,不加彫饰,但用麻为旒苏,绳网络而已。”
唐 慧琳 《一切经音义》卷十四:“《考声》云:‘旒苏,旗脚也。’今以垂珠带为旒苏,象冕旒也。”
“旒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iú]
汉字 | 旒 |
---|---|
读音 | [liú] |
注音 | ㄌㄧㄡˊ |
部首 | [方] 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9 |
异体字 | 㐬 㫍 斿 旈 游 瑬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5D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tyq|ytyk 仓颉:ysoyu 郑码:syzn 四角:08212 |
笔顺编码 | 4153314154325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フノノ一丶一フ丶ノ丨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点 横 撇折 点 撇 竖 竖弯钩 |
1.旗子上的飘带。
2.古代帝王礼帽前后的玉串。
基本字义
旒
liú ㄌㄧㄡˊ
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:“旌旗垂旒”。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:“冕而前旒”。英语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
德语 Quast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