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。亦借指帝王视听。
⒉ 借称帝王。
⒈ 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。亦借指帝王视听。
引南朝 梁 任昉 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伏惟陛下道隐旒纊,信充符璽。”
唐 欧阳詹 《吊汉武帝文》:“爱深宫秘殿者,可以垂旒纊;好青山緑水者,可以栖江湖。”
清 顾炎武 《京师作》诗:“其内廓乾清,至尊儼旒纊。”
⒉ 借称帝王。
引唐 李尚一 《开业寺碑》:“遂能上闻旒纊,光动丝纶。”
宋 张孝祥 《水调歌头·送刘恭父趋朝》词:“旒纊释南顾,戈甲濯银潢。”
“旒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iú]
汉字 | 旒 |
---|---|
读音 | [liú] |
注音 | ㄌㄧㄡˊ |
部首 | [方] 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9 |
异体字 | 㐬 㫍 斿 旈 游 瑬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5D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tyq|ytyk 仓颉:ysoyu 郑码:syzn 四角:08212 |
笔顺编码 | 4153314154325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フノノ一丶一フ丶ノ丨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点 横 撇折 点 撇 竖 竖弯钩 |
1.旗子上的飘带。
2.古代帝王礼帽前后的玉串。
基本字义
旒
liú ㄌㄧㄡˊ
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:“旌旗垂旒”。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:“冕而前旒”。英语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
德语 Quast (S)
“纩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kuàng]
汉字 | 纩 |
---|---|
读音 | [kuàng] |
注音 | ㄎㄨㄤˋ |
部首 | [纟] 绞丝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3 |
异体字 | 纊 絋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纊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EA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xyt|xot 仓颉:vmi 郑码:ztg 四角:20100 |
笔顺编码 | 551413 |
笔顺笔画 | フフ一丶一ノ |
笔顺名称 | 撇折 撇折 提 点 横 撇 |
丝绵。
纩
(纊)
kuàng ㄎㄨㄤˋ
絮衣服的新丝绵。英语 cotton; sil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