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闾丘的意思

qiū

闾丘


拼音lǘ qiū
注音ㄌㄩˊ ㄑ一ㄡ

繁体閭丘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闾丘[ lǘ qiū ]

⒈  古地名。

⒉  复姓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地名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邾 庶其 以 漆、閭丘 来奔。”
杨伯峻 注:“漆 在今 山东 邹县 东北, 閭丘 又在 漆 东北十里。”

⒉  复姓。

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閭丘婴 帅师围 卢。”
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齐 閭丘 来盟。”
韦昭 注:“閭丘,齐 大夫 閭丘明 也。”

“闾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ǘ]  

闾

汉字
读音[lǘ]
注音ㄌㄩˊ
部首[门]  门字旁
笔画总笔画:9 部外:6
异体字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5FE
其它编码五笔:ukkd 仓颉:lsrr 郑码:tljj 四角:37606
笔顺编码425251251
笔顺笔画丶丨フ丨フ一丨フ一

“闾”字的意思

1.里巷的门:倚闾而望。

2.里巷;邻里:乡闾。闾里。闾巷。

3.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。

4.姓。

“闾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閭)

lǘ ㄌㄩˊ

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。原指里巷的大门,后指人聚居处:倚闾而望。闾里。闾巷。闾左(秦代居于里门之左的贫苦百姓)。汇聚:尾闾(水闾汇聚之处,泄水的处所)。

英语 village of twenty-five families

德语 Dorf, Ortschaft (S)​,Lü (Eig, Fam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