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拘禁。
⒈ 拘禁。
引《资治通鉴·陈宣帝太建十二年》:“取金之事,虚实难明,今一旦代之,或惧罪逃逸;若加縻縶,则自 郧公 以下,莫不惊疑。”
胡三省 注:“谓繫缚也。”
“絷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í]
汉字 | 絷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í] |
注音 | ㄓˊ |
部首 | [糸] 绞丝底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6 |
异体字 | 縶 馽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縶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D7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rvyi 仓颉:qivif 郑码:dqsz 四角:55903 |
笔顺编码 | 1213545542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ノフ丶フフ丶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钩 提 撇 横折弯钩/横斜钩 点 撇折 撇折 点 竖钩 撇 点 |
1.用绳子拴捆。
2.马缰绳。
3.拘禁。
基本字义
絷
(縶)
zhí ㄓˊ
拴,捆:絷维(❶原指拴住客人的马以挽留客人,后指延揽、挽留人材;❷束缚)。 马缰绳。 拘捕,拘禁:絷拘。英语 confine, tie up; imprison, shackle
德语 verbinden, zusammen bind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