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宋代的一种挂在颈项间,用来搂起衣袖方便操作的工具。
⒈ 宋 代的一种挂在颈项间,用来搂起衣袖方便操作的工具。参阅“襻膊儿”。
引沈从文 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·宋百马图中马夫》:“宋 人记厨娘事,就提及当时见过大场面的厨娘,用银索襻膊进行烹调。可知它是 宋 代劳动人民为便于操作而发明的通用工具。特种的才用银练索,一般大致不外丝麻作成。”
“襻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pàn]
汉字 | 襻 |
---|---|
读音 | [pàn] |
注音 | ㄆㄢˋ |
部首 | [衤] 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24 部外:19 |
异体字 | 䙪 袢 鑻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97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pusr 仓颉:lddq 郑码:wtgm 四角:34252 |
笔顺编码 | 452341234343412341343112 |
笔顺笔画 | 丶フ丨ノ丶一丨ノ丶ノ丶ノ丶一丨ノ丶一ノ丶ノ一一丨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撇/横钩 竖 撇 点 横 竖 撇 点 撇 点 撇 点 横 竖 撇 点 横 撇 捺 撇 横 横 竖钩 |
1.用来扣住纽扣的套:纽襻儿。
2.形状或功用像襻的东西:车襻。鞋襻儿。
3.用绳子、线等使分开或分散的东西连在一起:用绳子襻上。襻上几针。
基本字义
襻
pàn ㄆㄢˋ
扣住纽扣的套:扣襻。纽襻。 功用或形状像襻的东西:鞋襻儿。 扣住,使分开的东西连在一起。英语 a loop; a belt or band
“膊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ó]
汉字 | 膊 |
---|---|
读音 | [bó] |
注音 | ㄅㄛˊ |
部首 | [月] 月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4 部外:10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髆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18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egef|esfy 仓颉:bibi 郑码:qfds 四角:73242 |
笔顺编码 | 35111251124124 |
笔顺笔画 | ノ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丶一丨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折钩 横 横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点 横 竖钩 点 |
上肢近肩的部分。
基本字义
膊
bó ㄅㄛˊ
上肢,近肩的部分:胳膊。赤膊(光膀子)。〔厚膊〕厚切肉。分裂尸体而曝之:“杀而膊诸城上”。英语 shoulders, upper arm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