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狃泰”。
⒈ 亦作“狃泰”。习惯。
引晋 袁宏 《后汉纪·光武帝纪七》:“虽遇灾,然其狃泰之意,儌倖之望,蔓延无足,不可不察也。”
王闿运 《陆建瀛传》:“方事发仓卒,或错愕不知所出,至有狃忕全盛,以贼为无虑者。”
“忕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shì] [tài]
汉字 | 忕 |
---|---|
读音 | [shì][tài] |
注音 | ㄕˋ|ㄊㄞˋ |
部首 | [忄] 竖心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3 |
异体字 | 忲 㥭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FD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dy 仓颉:pk 郑码:ugd 四角:94080 |
笔顺编码 | 442134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丨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竖 横 撇 捺 |
[tài]
奢侈:“楚王忕侈已甚。”
[shì]习惯于:“诸侯或骄奢,忕邪臣计谋为淫乱。”
基本字义
忕
shì ㄕˋ
◎ 习惯于:“诸侯或骄奢,忕邪臣计谋为淫乱。”
其它字义
忕
tài ㄊㄞˋ
◎ 奢侈:“楚王忕侈已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