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用蕲竹制成的笛子。
⒈ 用蕲竹制成的笛子。
引宋 孔平仲 《孔氏谈苑·赵昶婢善吹》:“朝士 赵昶 有两婢,善吹笛。知 藤州 日,以丹砂遗 子瞻,子瞻 以蘄笛报之。”
宋 杨万里 《题兴宁县东文岭瀑泉在夜明场驿之东》诗:“水从镜面一飞下,蘄笛织簟风漪生。”
清 徐士銮 《宋艳·丛杂》:“﹝ 刘伯寿 ﹞有二妾名 萱草、芳草,皆秀丽,善音律。 伯寿 出入乘牛,吹铁笛,二 草 以蘄笛和之。”
“蕲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í]
汉字 | 蕲 |
---|---|
读音 | [qí] |
注音 | ㄑㄧˊ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15 部外:12 |
异体字 | 蘄 鄿 䕤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57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ujr 仓颉:tcjl 郑码:euep 四角:44521 |
笔顺编码 | 12243251112331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丶ノ丨フ一一一丨ノノ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撇 撇 横 竖 |
1.求。
2.指蕲州(旧州名,州治在今湖北蕲春南)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蕲
(蘄)
qí ㄑㄧˊ
香草,一说药草。 古同“祈”,祈求。 〔蕲春〕地名,在中国湖北省。简称“蕲”,如“蕲艾”、“蕲蛇”(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),“蕲竹”。 姓。英语 variety of artemisia seek
德语 anflehen, flehen
“笛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í]
汉字 | 笛 |
---|---|
读音 | [dí] |
注音 | ㄉㄧˊ |
部首 | [竹] 竹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5 |
异体字 | 篴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B1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mf 仓颉:hlw 郑码:mkia 四角:88605 |
笔顺编码 | 31431425121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丶ノ一丶丨フ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点 撇 横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 |
1.管乐器。单管横吹,用竹子或金属管制成,形制大小不一,上面有一排供吹气、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。发音清脆嘹亮。用于独奏、伴奏及合奏。
2.响声尖锐的发音器:警笛。汽笛。
基本字义
笛
dí ㄉㄧˊ
管乐器名,通常是竹制的,有八孔,横着吹奏:笛子。长笛。短笛。笛膜。响声尖锐的发音器:汽笛。警笛。英语 bamboo flute; whistle
德语 Flöte (Mu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