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蕲州所产的艾。
⒈ 蕲州 所产的艾。
引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四·艾》:“自 成化 以来,则以 蘄州 者为胜,用充方物,天下重之,谓之蘄艾。相传他处艾灸酒壜不能透,蘄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。”
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·器具总论》:“再用蘄艾,做薄褥覆於柱(腰柱)上,以御风寒。”
⒈ 植物名。菊科蕲艾属,灌木状多年生草本。花枝分歧,叶丛生于茎顶端,有香气。头状花序球形,由黄色管状花形成,于早春时开花。可作为药材。
⒉ 湖北省蕲春县所产的艾草。
“蕲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í]
汉字 | 蕲 |
---|---|
读音 | [qí] |
注音 | ㄑㄧˊ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15 部外:12 |
异体字 | 蘄 鄿 䕤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57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ujr 仓颉:tcjl 郑码:euep 四角:44521 |
笔顺编码 | 12243251112331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丶ノ丨フ一一一丨ノノ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撇 撇 横 竖 |
1.求。
2.指蕲州(旧州名,州治在今湖北蕲春南)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蕲
(蘄)
qí ㄑㄧˊ
香草,一说药草。 古同“祈”,祈求。 〔蕲春〕地名,在中国湖北省。简称“蕲”,如“蕲艾”、“蕲蛇”(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),“蕲竹”。 姓。英语 variety of artemisia seek
德语 anflehen, flehen
“艾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ài] [yì]
汉字 | 艾 |
---|---|
读音 | [ài][yì] |
注音 | ㄞˋ|ㄧˋ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2 |
异体字 | 㘷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27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qu|aru 仓颉:tk 郑码:eos 四角:44400 |
笔顺编码 | 122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撇 捺 |
[ài]
1.多年生草本植物,叶子有香气,可入药,内服可做止血剂,又供灸法上用。也叫艾蒿。
2.(Ài)姓。
3.年老的,也指老年人:耆艾。
4.停止:方兴未艾。
5.美好;漂亮:少艾(年轻漂亮的人)。
[yì]1.同“乂”。
2.惩治:惩艾。
基本字义
艾
ài ㄞˋ
多年生草本植物,嫩叶可食,老叶制成绒,供针灸用:艾子。艾蒿。艾绒。 年老的,也指老年人:耆艾。 止,绝:方兴未艾。 美好:少(shào )艾(年轻美好的女子)。 姓。其它字义
艾
yì ㄧˋ
◎ 治理。[自怨自艾]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,自己改正。现仅指悔恨。
英语 artemisia, mugwort; translit.
德语 Beifuß (lat: Artemisia) (Eig, Bi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