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蕲竹的意思

zhú

蕲竹


拼音qí zhú
注音ㄑ一ˊ ㄓㄨˊ

繁体蘄竹

词语解释

蕲竹[ qí zhú ]

⒈  湖北蕲春所产的竹。可作簟、笛、杖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湖北 蕲春 所产的竹。可作簟、笛、杖。

唐 白居易 《病中逢秋招客夜酌》诗:“卧簟蘄竹冷,风襟卭葛疎。”
宋 苏轼 《四时词》之三:“新愁旧恨眉生緑,粉汗餘香在蘄竹。”
《广群芳谱·竹谱·竹一》:“蘄竹出 黄州府 蘄州。以色莹者为簟,节疎者为笛,带鬚者为杖。”

国语辞典

蕲竹[ qí zhú ]

⒈  湖北省蕲春县境所产的竹子,可用以制成簟、笛、手杖等物。

“蕲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í]  

蕲

汉字
读音[qí]
注音ㄑㄧˊ
部首[艹]  草字头
笔画总笔画:15 部外:12
异体字 蘄 鄿 䕤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572
其它编码五笔:aujr 仓颉:tcjl 郑码:euep 四角:44521
笔顺编码122432511123312
笔顺笔画一丨丨丶ノ丨フ一一一丨ノノ一丨
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撇 撇 横 竖

“蕲”字的意思

1.求。

2.指蕲州(旧州名,州治在今湖北蕲春南)。

3.姓。

“蕲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蘄)

qí ㄑㄧˊ

香草,一说药草。 古同“祈”,祈求。 〔蕲春〕地名,在中国湖北省。简称“蕲”,如“蕲艾”、“蕲蛇”(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),“蕲竹”。 姓。

英语 variety of artemisia seek

德语 anflehen, flehen

“竹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ú]  

竹

汉字
读音[zhú]
注音ㄓㄨˊ
部首[竹]  竹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0
异体字 ????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AF9
其它编码五笔:ttgh|thth 仓颉:h 郑码:mami 四角:88220
笔顺编码312312
笔顺笔画ノ一丨ノ一丨
笔顺名称 撇 横 竖 撇 横 竖钩

“竹”字的意思

竹子,多年生常绿植物。茎圆柱形,有节,中空,可供建筑用,又可做造纸原料。嫩芽即竹笋,可食。

“竹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hú ㄓㄨˊ

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姓。

英语 bamboo; flute; KangXi radical 118

德语 Bambus (S)​,Zhu (Eig, Fam)​,Radikal Nr. 118 = Bambus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