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掊克的意思

póu

掊克


拼音póu kè
注音ㄆㄡˊ ㄎㄜˋ

词语解释

掊克[ póu kè ]

⒈  亦作“掊克”。亦作“掊刻”。亦作“掊克”。

⒉  聚敛;搜括。亦指搜括民财之人。一说,自大而好胜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掊剋”。亦作“掊刻”。聚敛;搜括。亦指搜括民财之人。一说,自大而好胜人。

《诗·大雅·荡》:“曾是彊御,曾是掊克。”
毛 传:“掊克,自伐而好胜人也。”
朱熹 集传:“掊克,聚敛之臣也。”
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曾是强圉,掊克为雄,报虐以威,殃亦凶终。”
晋 葛洪 《<抱朴子>外篇自序》:“愡恫官府之閒,以窥掊尅之益,内以夸妻妾,外以钓名位。”
唐 白居易 《论刑法之弊》:“掊刻之心,无文之弊,不生於刀笔之下矣。”
《新唐书·韩滉传》:“德宗 立,恶 滉 掊刻,徙太常卿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兼并》诗:“俗吏不知方,掊克乃为材。”
《元典章·兵部一·军官》:“似此掊尅非止一端,渐将军户侵损。”
《明史·彭时传》:“光禄寺採办,各城门抽分,掊剋不堪。”
章炳麟 《訄书·消极》:“近岁掊克之尽,赂鬻之彰,誃馆之侈,蚩贱所发愤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掊克[ póu kè ]

⒈  以苛税聚敛财物。也作「掊克」。

《抱朴子·自叙》:「惚恫官府之间,以窥掊克之益,内以夸妻妾,外以钓名位。」

“掊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pǒu]   [póu]  

掊

汉字
读音[pǒu][póu]
注音ㄆㄡˇ|ㄆㄡˊ
部首[扌]  提手旁
笔画总笔画:11 部外:8
异体字 仆 抔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38A
其它编码五笔:rukg 仓颉:qytr 郑码:dsj 四角:50061
笔顺编码12141431251
笔顺笔画一丨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
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

“掊”字的意思

[póu]

1.搜刮;聚敛。

2.挖掘。

[pǒu]

1.打击:掊击。

2.同“剖(pōu)”。

“掊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pǒu ㄆㄡˇ

抨击:掊击。破开,剖:掊斗(dǒu )折衡(毁弃斗和秤)。

其它字义

póu ㄆㄡˊ

用手扒土。聚敛:掊敛。掊聚。

英语 to extract; injure

德语 schlagen, erreichen ,Pou (Eig, Fam)

“克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kè]  

克

汉字
读音[kè]
注音ㄎㄜˋ
部首[十]  十字旁
笔画总笔画:7 部外:5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剋 尅 ????
字形结构上中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14B
其它编码五笔:dqb 仓颉:jrhu 郑码:edjr 四角:40212
笔顺编码1225135
笔顺笔画一丨丨フ一ノフ
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撇 竖弯钩

“克”字的意思

1.能:克勤克俭。不克分身。

2.克服;克制:克己。以柔克刚。

3.攻下据点;战胜:克复。克敌。攻必克。

4.消化:克食。克化。

5.姓。

6.严格限定(期限):克期。克日。

7.质量或重量单位,符号g。1克等于1千克(公斤)的千分之一。[法gramme]

8.藏族地区容量单位,1克青稞约重25市斤。

9.藏族地区地积单位,播种1克(约25市斤)种子的土地称为1克地,1克约合1市亩。“剋(尅)”

“克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剋)

kè ㄎㄜˋ

能够:克勤克俭。战胜,攻下:攻克。克复(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)。制伏:克服。克制。克己奉公。以柔克刚。严格限定:克日。克期。克扣。消化:克食。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: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。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,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;亦是其地积单位,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,约合一市亩。

英语 gram; overcome; transliteration

德语 Gramm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