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茜裙的意思

qiànqún

茜裙


拼音qiàn qún
注音ㄑ一ㄢˋ ㄑㄨㄣˊ

词语解释

茜裙[ qiàn qún ]

⒈  绛红色的裙子。

⒉  指女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绛红色的裙子。

唐 李群玉 《黄陵庙》诗:“黄陵庙 前莎草春, 黄陵 女儿茜裙新。”
元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一折:“这些时神思不快,妆镜懒抬,腰肢瘦损,茜裙宽褪,好烦恼人也呵!”
清 董俞 《山花子》词:“脉脉柔情怯晓风,茜裙双带綰芙蓉。”

⒉  指女子。

南唐 李中 《溪边吟》:“茜裙二八採莲去,笑衝微雨上兰舟。”
宋 姜夔 《小重山令·赋潭州红梅》词:“东风冷,香远茜裙归。”

“茜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qiàn]   [xī]  

茜

汉字
读音[qiàn][xī]
注音ㄑㄧㄢˋ|ㄒ〡
部首[艹]  草字头
笔画总笔画:9 部外:6
异体字 ???? ???? ???? 蒨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31C
其它编码五笔:asf 仓颉:tmcw 郑码:efj 四角:44604
笔顺编码122125351
笔顺笔画一丨丨一丨フノフ一
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撇 竖折/竖弯 横

“茜”字的意思

[qiàn]

1.茜草,多年生攀缘草本植物。茎方形,有倒刺。根黄红色,可提取染料,也可供药用。

2.红色:~纱。

[xī]

音译用字。多用于外国女子名。

“茜”字的基本解释

qiàn ㄑㄧㄢˋ

茜草。多年生草本。方茎有刺毛,秋天开花,根黄红色,含茜素等,可作红色染料和入药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茜,茅蒐也。” 绛色(深红色)。晋佚名《休洗紅》:“休洗紅,洗多紅色淡。不惜故縫衣,記得初按茜。” 用同“倩”。秀美,生动。元周德清《中原音韻•作詞十法》:“前輩云:街市小令,唱尖新茜意。”

xī ㄒ〡

人名用字。多用于外国妇女名字的译音。按:人名中也有读qiàn的。

英语 madder, rubia cordifolia; reeds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